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景抒情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鉴赏的重点。熟悉常见的抒情内容和抒情方式,把握情与景的关系,是准确鉴赏诗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理与情在艺术中的地位,该文从艺术创作的思维、艺术形式的构成、艺术内容的剖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得出了艺术中理支配情、情反作用于理的结论,对于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探讨艺术表现中情与景的关系,无疑有利于我们对艺术创作与鉴赏中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解,文章从艺术表现的实际出发,针对艺术家表现生活问题,就艺术表现中情与景的关系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探讨艺术表现中情与景的关系,无疑有利于我们对艺术创作与鉴赏中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解,文章从艺术表现的实际出发,针对艺术家表现生活问题,就艺术表现中情与景的关系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浅说古代诗词的情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说明》上要求考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从1994年至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连续五次出现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这里专门谈谈古代诗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抒情与写景的关系。清初的王夫之总结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传统时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斋诗话》)这种经验对于我们鉴赏古代诗词中情与景的关系时是很有启发的。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并不平白直露,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隐晦曲折地说出来,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才能把握。一般说来,在…  相似文献   

6.
王根喜 《现代语文》2010,(9):157-158
散文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散文鉴赏的重点在于体会意境。在散文中,作者非常重视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的高度统一。散文在物与情契合的关系上,主要有四种方式:以情摄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情就物。  相似文献   

7.
古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授过程中,教师总告诉学生从"内容""范围""方式"三方面来把握,其中"内容"包括"景、物、情、意";"范围"包括"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设题方式"包括"联想鉴赏、直接聚焦、借题发挥、对比鉴赏"等.但在鉴赏实践中,学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题就景与情设置问题的有13套,下面重点选择几首进行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9.
艺术创作与鉴赏有其共同的机制,即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较为一致的艺术情趣。据此。得出艺术鉴赏中的三点“通感”。从蓄势、空白和时间性三个层面给以分析探讨,试图抽象概括出艺术鉴赏中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从而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0.
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阅读”是2008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面,将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习惯于应付客观题型的广大师生.特别是不少复习备考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往往存在着惶恐心理.不知该从何处人手去提高自己阅读鉴赏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情和景是中国古典诗学说不完道不尽的一个话题。明末清初大哲学家王船山诗学的焦点就凝聚在情和景这一根本的诗学命题上.正因为这一命题被前人说来道去有了厚重的传统诗学积淀,所以后人要想就此别开生面地拓展出一个更贴近诗歌艺术创作规律的新路子,就显得异常艰难.而王船山也就是在这一根本诗学命题的阐发上吐故纳新、继往开来,才使其诗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学.哲学家的王船山称之为中国古典诗学异数的王船山,便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文学鉴赏作品,通过对黄河浪散文<故乡的榕树>中情与景有机的结合,将眼前物通通经过作者情感的洗濯,然后再用工笔般的精雕细琢地描绘,从而把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呈现给读者,为我们寻幽探微般地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这对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都提供了规律性的认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先生曾经谈到“一个人不懂诗”“文学趣味就低下”,叹惜“现在一般青年对于文学的趣味还是很低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趣味到了现在,也没见得高起来。按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到了初中毕业,诗词阅读已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对大大小小的表达方式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引导得法,鉴赏的门槛是可以跨过去的——登堂入室,那自然还得看各人的用心。先请大家看一个都比较熟悉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薛玲玲 《家教世界》2012,(16):124-125
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古诗词鉴赏的要点很多时候落在诗词中的景与情的关系上,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古诗词中景的描写以及作者写景的意图,它与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何关系,弄清这一关系,加上相关的艺术手法,很多诗词的解读将变得轻松。总得来说,有两大关系: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相似文献   

16.
自由心态与审美心理机制的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中长期被讨论的话题。自由心态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两个心理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是审美心理机制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当下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如火如荼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应该重新理清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构建艺术思维与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相互沟通促进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7.
杨朝霞 《文教资料》2005,(5):189-190
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而情和景的关系是密切结合着的,所以对诗歌中写景抒情的感悟无疑就成为诗歌鉴赏的重点。诗人写景抒情,有各种各样的手法。一种是情景分写。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两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上联指出洞庭湖的浩渺无边,好像吴楚的东南部裂开了,天地在其中日夜飘浮,是写景。下联说亲朋没有一个字的来信,伴着老病的自己只在孤舟中漂泊,是抒情。当时杜甫从四川东下,在岳阳楼上想念吴楚的亲友,所以吴楚跟亲友就这样连接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诗人,靠形象说话;诗歌,靠形象生存。优秀的诗歌总是诗人缘情择形,以形显情,以形言志的结果。在鉴赏精短古诗的过程中,只有抓住形象,找出形象及其色、态、形所具有的特定的化内涵,弄清形象和情志之间的脉络联系,才能体会到精短古诗字字珠玑、声声含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李小康 《黑龙江教育》2000,22(6):101-102
本分层剖析了审美、鉴赏或欣赏的心理和思维活动,强调在艺术的世界,人的情感和经验以及利用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进行判断的重要性。在对待艺术的方式上,尤其是动用了的心智和情感的程度,鉴赏或欣赏与艺术创作应该是一样的。所以,艺术鉴赏或欣赏课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应该摆脱流俗的形式,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以引导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美术鉴赏课从鉴赏到创造精神的诱导、创造能力的开发,都是为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创新精神而设计的,而健康的审美观、积极的观察方式和敏感独特的视觉思维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