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外文书厅高层次的读者工作伍晓星(汕头大学图书馆采访部)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就如同顾客与商店的关系,没有读者,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将失去意义。笔者所在的汕头大学图书馆,已经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大大减少了传统手工借书的繁琐与不便,简便了图书流通的程序,加...  相似文献   

2.
《传媒》2006,(11):41-41
读者: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2006年4月,月发行量过1000万册的喜讯无疑是给《读者》杂志25岁最好的生日礼物。《读者》,始终弘扬优秀文化,倡导人文关怀,追求高品位、高质量,以其高雅、清新、隽永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2006年年初,甘肃省依托《读者》的品牌优势,组建了读者出版集团。今天的《读者》已经站在了集团化发展、集约化经营、规模化运营的新起点上。  相似文献   

3.
与您相约     
亲爱的读者,当您打开这本杂志的时候,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报纸消亡论”已经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报纸的发展与读者阅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否适应读者的阅读要求,对读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是报纸生存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选择了读者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希望通过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高校教师”读者群的报纸阅读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管窥当前报业发展现状,思考其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利用现有的已经过时的电脑设备给读者提供适用够用的检索环境,另一方面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管理技术对检索机进行了严密的安全设置,使检索电脑成为一种“傻瓜”式检索机,大大方便了读者和电脑管理员。  相似文献   

6.
以往我们常追求新闻的可读性,这无疑是对的。实际上任何新闻信息都具有不同的价值含量,都有不等量的可读性,但它的价值含量未必都能达到读者消费水准。必读则不然,必读是读者没有选择的耐读目标,它标示的是新闻信息已经具备了可供消费的价值含量。它因其新闻信息的新鲜、重要、实效、有用、权威和独特,对读者产生不可抗拒的阅读欲望。在这里,可读的前提和趋势,已经成为读者不读不行的约束力。有了新闻的必读性,新闻的消费价值才能保证实现,才能使新闻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消费市场。研究新闻必读性,实质上就是研究新闻这个特殊…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和读者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报纸由传统的“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这既是对读者已经变化了的阅读习惯的主动适应,同时也是发挥新闻照片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视觉传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翟爽波 《记者摇篮》2009,(11):30-30
当今随着信息传播手段和途径日趋多样化,许多读者看报养成只看新闻标题的习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读者看标题就已经把内容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千文一貌,这样的“八股文”当然不吸引人。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新闻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信息的极大丰富,读者“懒”于看一些干巴巴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现状浅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在馆藏建设、馆藏结构,还是在读者服务方面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电子信息资源和电子信息服务越来越普及,并受到读者欢迎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报刊广告词拾趣朱胜龙万种报刊、万般风情。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将报刊推向优胜劣汰的竞争“沙场”。某些竞争的重心已经和正在从适应读者转向制造读者,创造市场,报刊广告词作为报刊竞争的“公关武器”已经显露头角,不少报刊精心制作、创意盎然,颇具视觉冲击力和...  相似文献   

11.
对读者索赔的法律思考刘文读者购买图书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图书质量有问题而向书店或出版社索赔的事情,见诸报端的已经有好几起。如《人民日报·市场报》“江南市场”版1997年6月11日报道:浙江金华市读者汪新章在金华市新华书店兰溪门市部购买了吉林某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用创新思维开展学生阅览室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继红  刘娥 《图书馆学刊》2002,24(2):36-36,40
众所周知,读者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以方便读者,满足广大读者要求为最高尺度。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读者工作也应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世纪之交在公共图书馆为青少年读者增设学生阅览室,这既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以社会需求为工作重心,转变服务观念,用创新思维开展读者工作的必然要求。1创建学生阅览室的目的与意义我馆于2000年9月创办学生阅览室。从创办近一年的实践来看,这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特别是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热烈欢迎。目前有证读者已经…  相似文献   

13.
芦晓娟 《新闻窗》2006,(6):78-79
在现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一张纸质媒体想要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读者的视线,最终产生阅读欲望,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原因是读者接受和选择信息时都是在瞬间予以取舍。就报纸而言,什么样的新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读者的目光?新闻图片就能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我国图书馆界 50年来一贯提倡和坚持的办馆宗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单一的传统事业型的工作模式,显然与形势不相适应,无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机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已经迫在眉睫。辽宁省图书馆自 1994年新馆试开馆以来,始终围绕“一切从读者利益出发”、“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方便读者”、“吸引读者”的读者工作原则,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工作重心,积极转变服务观念,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功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  相似文献   

15.
扩版:厚报时代的必然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宇 《新闻知识》2001,(3):19-21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厚报的时代。   似乎说不出具体开始的时间,中国的报纸变厚了。无论是对开的大报还是四开的小报,都由过去传统的 4版,或者多一点的 8版,变成现在动辄十几版的报纸,多的甚至达到几十个版。今天,当人们手持厚厚的一大迭报纸,绝大多数人已经习以为常。实际上,报纸版面的增加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读者又是天天与报纸见面,对报纸版面变化的敏感度早就钝化了。只有研究报业扩张的专业人士以及密切关注报纸发展历程的热心读者,才会对报纸版数的变化拥有深刻的印象。 中国报业涌动扩版大潮   读者所…  相似文献   

16.
行业媒体已经进入市场细分的时代,如何寻求恰当的媒介定位、开发具有不断满足行业读者市场的媒介产品,已经成了行业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水运报刊社的实践为例,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读者》品牌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读者心目中或是业内人士的评价中,《读者》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期刊。《读者》于2003年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发行量突破八百万份,稳居全国九千多种期刊发行量的首位;据世界期刊联盟认定,居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围绕《读者》已经发生了太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关心传媒业的人都试图解读它的曲折经历和成功经验。在此,笔者主要从品牌创立和经营的角度解析“《读者》现象”,侧重分析其在品牌形成和经营过程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如今,人们读报的目的已经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复合化”和“实用化”。作为报纸的体育新闻不仅要服务于读者,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比赛信息,同时还要对某场比赛的结果及某个新闻事件的过程作出尽量快的反应,甚或是提出正确的观点和见解,以便让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体育,达到指导读者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张巨睿 《出版参考》2006,(6X):23-23
现在的文摘类期刊市场就像一场正在比赛的马拉松。如果说《读者》已经跑过10000米,那么,《青年文摘》已经跑过2000米,《特别关注》跑到了1500米,《格言》、《意林》也跑到了1000米。  相似文献   

20.
王小岩 《记者摇篮》2004,(12):14-14
在一张都市类的报纸中.娱乐类的新闻牵动了非常大的读者市场,做好日常的“星闻”“星态”,满足于报道一般的明星动态、文化信息已经很难留住读者.如何长久吸引读者眼球,使人眼前一亮,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不是一翻而过?半岛晨报娱乐新闻报道尝试了操作有创意的独家策划、将娱乐做深做透、以职业态度对待绯闻,以大众姿态做大写娱乐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