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著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经典歌剧《托斯卡》中的咏叹调《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是现代意大利歌剧中最美的咏叹调.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演唱者应全面深入地体会好角色,把握好演唱情绪,控制好演唱力度,力争在发挥自己个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再现该作品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普契尼,意大利真实主义著名歌剧作曲家。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12部作品。其中《艺术家的生涯》与《托斯卡》、《蝴蝶夫人》一样是普契尼的力作。整部歌剧的音乐从始至终都美妙动人。在声乐艺术展示方面也表现出了无穷的魅力,剧中的咏叹调为演唱者提供了深厚的音乐内涵。文章从作曲家及剧情介绍、曲式结构和音乐分析以及演唱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歌剧是一种以声乐为主,包含了器乐、舞蹈、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一部歌剧中,演唱,尤其是咏叹调的演唱十分重要,所以对歌剧中咏叹调的研究,是歌剧研究的重要部分。《晴朗的一天》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一首经典女高音咏叹调,是众多女高音必唱曲目之一。本文对《晴朗的一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4.
歌剧《弄臣》是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的,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是一部极具戏剧性和艺术性的代表作品,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久演不衰,是歌剧作曲家威尔第惊人的巨作之一。本文就将对歌剧《弄臣》中的选段《每逢那节日来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演唱技巧,人物分析几方面,从中分析该首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中女主人公吉尔达的演唱处理和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鄢志莉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85-88,92
歌剧《苍原》是中国歌剧艺术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以歌剧《苍原》中女主人公娜仁高娃的音乐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娜仁高娃所演唱的咏叹调和重唱的分析,挖掘人物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鞭打我吧》是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Mozart)的歌剧《唐璜》中的一首由采琳娜演唱的咏叹调.我将通过采琳娜咏叹调《鞭打我吧》,论述在歌曲演唱中的艺术表现与演唱技巧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图兰朵》这部歌剧讲述的是外国人脑海中古代中国的故事,这也是他这一生的最后一部歌剧。《主人,您听我说》是剧中较为精彩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讲述的是女仆柳儿为了表明对王子的真心,宁可以牺牲生命来保护心爱的人。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分析等两个方面对该首咏叹调进行解读,也加入了一些自己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的感悟,目的是更好的分析和体会这首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威尔第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的经典代表作《茶花女》受到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女主人公薇奥列塔演唱的咏叹调《啊,他是我渴望见到的人》,优美旋律充分展现了威尔第独特的创作风格与魅力。文章结合作者演唱与教学的体会,从创作特点、情感内涵、艺术表现力及演唱等方面对这首咏叹调进行详尽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张瑞 《考试周刊》2011,(36):26-27
本文从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曼侬·莱斯科》和《波西米亚人》中塑造女性人物的特点、风格等方面入手,详细地总结了演唱好普契尼两部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方法。以使演唱者能够唱好普契尼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同时能够对声乐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有新的理解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歌剧是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对歌剧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复仇的痛苦》是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本文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分析对作品的人物、表演以及音乐特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认为该剧深受秧歌剧的影响,其创作充分借鉴秧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着力突出地方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没有延安秧歌运动创造出的秧歌剧就没有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创作开拓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发展道路,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新里程。  相似文献   

12.
歌剧opera ,是指台词全部或大部用人声演唱加上乐器伴奏的戏剧作品。歌剧又分为正歌剧operaseria与轻歌剧operette两种体裁形式。约翰·施特劳斯的三幕轻歌剧《蝙蝠》 ,是轻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从中可以感受到轻歌剧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二都戏是浙江庆元古老的地方剧种,由于其所处环境较闭塞,至今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演唱、发声和原始的表演程式。“唱”居戏曲“四功”之首,全文从二都戏的唱腔、唱词、道白、用嗓、行腔、发声、养气等方面分析其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刻画显示民族精神的鲜活人物——读秦腔《白鹿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腔《白鹿原》以白嘉轩与鹿子霖的矛盾为主要戏剧冲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直观而细腻地刻画了白、鹿等人的复杂性格。较之小说,剧中的白嘉轩显得情绪更激动,人情味更浓。但剧本将白、鹿这间的精神格 斗简单地归之于争夺风水宝地,是一种失误,与最后鹿子霖疯说小娥之死一样,浅释了原著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最后四首歌》不仅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辞世之作,同时也是他从尘世中得到解脱、净化,具有高度哲理性的艺术作品。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与以往的德国艺术歌曲不同,作曲家将人声器乐化,因此在演唱上也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文章从背景、曲式结构、创作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演唱者较好地把握作品,对声乐教学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样板戏”是特殊历史年代的政治产物,无论从情节、题材、内容的选择上,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样板戏”都带有深重的意识形态烙印。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样板戏”的生成、发展、改编的过程,可以为反思这一艺术形式提供广阔的批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婺剧传统剧中的"聊斋戏"虽然数量很少,且与《聊斋志异》中的原著相比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其艺术特色鲜明,令古典小说与地方戏曲的魅力相得益彰。因此,婺剧"聊斋戏"作品可以给当下的婺剧传承与繁荣,尤其是古装新剧创作以有益启示,如从古典小说中选择合适的原著进行创编,改编要突出婺剧的地方戏曲特色,主题内蕴要符合当代观众的接受需求等。  相似文献   

18.
"虎丘曲会"是昆曲繁盛的标志,它的产生、发展、高潮和式微是同昆曲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综述",拟全面梳理近三十年"虎丘曲会"研究成果,一方面以此来管窥昆曲演出史研究的整体状况,另一方面整理学界对"虎丘曲会"的共识和争议之处,以备深入探讨之用。  相似文献   

19.
郭亮亮 《天中学刊》2005,20(1):110-112
人们对“样板戏”的接受和评价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到多元,由政治意识到艺术本体的转变过程。“样板戏”作为中国文艺的一个个案,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由依附政治到依附商业的转向,具有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今,文化的发展已呈现出艺术化与商业化融合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对影视的联姻、对新媒介的引进、对新美学艺术形态的借鉴、对传统桂剧的扬弃等方面以及从《大儒还乡》、《风采壮妹》等桂剧中发掘出新桂剧的艺术魅力,从而探寻到桂剧涅磐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