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儿童诗歌植根于中国文化,具有中国诗的共性和独特性。儿童诗歌无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应考虑其特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选择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内容。目前,国内针对诗歌,尤其是儿童诗歌的英译汉研究较少。本文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以儿童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英译汉版本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策略、诗歌韵律以及修辞的角度,对比分析两个汉译本,以求从译入语角度探讨英汉诗歌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张雨 《考试周刊》2013,(13):42-42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童趣、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小学低段学生在感受儿童诗语言的魅力之后,学会了运用,尽管只是初级模仿阶段,但孩子的创造,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创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在丁姆裁缝住的那个城市里,孩子们聚在一个不准车子通过的广场上。他们在这儿玩着各种游戏。这年夏天,玩铁环的游戏特别流行。有一天,丁姆从广场经过。他看到了布列达、比诺和波尔诃,后来又瞧见了多多、小玛莉亚和东尼。有生以来第一次,东尼穿的衣服很合身。丁姆不需再替他修改了。他们中间有一个孩子,丁姆不认识。这个孩子单独站在一个角落里。“你叫什么名字?”丁姆问。“佛兰索亚。”“你为什么不和大伙儿一起玩呢?”“我不能。他们都有铁环,我没有。”“要只是这点事,我可以很快地替你想个办法。”丁姆说。丁姆从他的衣袋里取出一颗大扣…  相似文献   

4.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3,(13):33-34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教学本课要依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以学生为主体、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这一学习情境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2)“我”通过加利秘书长向全世界呼…  相似文献   

5.
我一个人走了好远 那条河怎么没有尽头 我高高地踮起脚尖 只看到夕阳粼粼在潺潺的水面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郾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  相似文献   

7.
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与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感情。教学此文,应根据本单元导读提示和本课感情浓烈、抒情性强的特点,以“读”为主线,用“读”架设起学生和女本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数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课程]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能说说“呼声”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再读课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05,(6):12-13
有些人总是过分重视智力测验,过于相信所谓“智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弊端。人的美好特质是多种多样的,怎能凭一份智力试验定夺?尽管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竞赛中名落孙山,但在某一方面,你也许可以发挥你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使生活充满无尽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  相似文献   

11.
自从那件意外发生之后,马克才发现,爸爸的爱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从十二岁那年起,马克的左眼眶上就留下了两条深深的伤疤,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标志了他的一段生活的结束——这,还得从马克的爸爸约瑟夫讲起。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大家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充满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战争灾民的无限同情,对挑起战争的国家和策划者深深仇恨。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有专家说:“一个人平平常常地走在路上,就是散文:走着走着,摔了一跤.就是小说:用手指对着他的屁股用力一弹.把他从地球弹到月球上去了.就成了诗歌。”可见.诗歌创作.注定需要创作者极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试验]一、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活动与问题预设:1.学生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吗?  相似文献   

16.
刘敏  舒翠萍 《湖北教育》2006,(12):39-40
教材简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选自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是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课文内容是一个因失去了父亲而悲愤的、对和平无比渴望的中国孩子写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肚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相似文献   

17.
薛涌 《课外阅读》2010,(5):42-43
美国家长在支持孩子的教育方面,热情不下于中国家长。能支持多久,则要看家庭的能力。那些富裕家庭,自然给孩子的支持更多一些。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美国,即使是很富的家庭,家长在支持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这种支持是有限度的。比如我反复提到的《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Jonathan Clements.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美国中小学生读写算能力低下的现状,美国政府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问责制与实现NCLB教育总目标的矛盾;实现NCLB教育总目标的经费困境;弱势群体的问题等矛盾。认识并改善这些困境,对完善这一法案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邵燕祥 《新读写》2008,(12):55-56
孙女读小学就能背诵不少唐诗宋词了。我却只能记诵一些警句,很少记住全篇的。童年时,我是个摭拾断句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静:你现在好吗?静.刚才我好生气,也好伤心。我想到了你——我的知音,我有好多话想向你倾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