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心理冲突是指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的时候,既要进行课程改革,又要进行传统教学变革之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冲突,也就是在课程改革的“破”与“立”之间的冲突。其具体表现有:实践新的教学范式与原有的教学范式之间的冲突;追求学生知识掌握与追求学生的能力发展之间的冲突: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实践操作之间的冲突等等。教师心理冲突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课程改革等都具有一定的危害。为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支持,要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以及教育家精神的引领。  相似文献   

2.
李婷 《少年儿童研究》2012,(14):33-35,62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即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心理学与教育专业训练,在学校为儿童青少年及教师、家长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与普通教师相比,学校心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心理教师有较高要求。因此,探讨心理教师的基本素质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3.
目前,越来越多患有抑郁症的中学生带病在校就读,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更好地给这部分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和支持,促使他们早日摆脱阴霾,从心理教师自身、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医院六个方面,就学校心理教师如何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对在校抑郁症学生开展干预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中小学生、家长、教师的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发现,三类群体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比较平稳。学生的心理危机随着年级增加会有所提升;教师群体中毕业班教师和年轻教师心理危机发生率较高,学科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家长心理危机发生率不存在年级差异;家长和教师居家期间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疫情后期的心理干预除了宣传外,还要加强调研与对重点对象的关注,开展积极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韧性包含三个成份,即对教与学的热爱与奉献、教师自我效能感、工作满足感与乐观,能够比较好地验证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教师与同事、家长及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学校领导的支持与教龄对教师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学校心理教师的工作内容概括为学生信息收集、学校系统协调、直接与间接服务和预防与干预服务四个方面,并依次进行解构分析,希望以此增强学校心理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理解,并建立起它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目中的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一、学校心理服务转介的定义学校心理服务转介是指在征得当事学生及其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从当前的心理健康教师转介给适合处理其问题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接受进一步的辅导、诊断和治疗。转介是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协助心理危机学生赢得最佳辅导和治疗时间的一种危机干预处理办法。二、学校心理服务转介的意义首先,转介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8.
教师心理冲突是指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的时候,既要进行课程改革,又要进行改变传统教学之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冲突,也就是在课程改革的“破”与“立”之间的冲突。其具体表现有:实践新的教学范式与原有的教学范式之间的冲突;追求学生知识掌握与追求学生的能力提高之间的冲突;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实践操作之间的冲突;等等。教师心理冲突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课程改革等都具有一定的危害。为此,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支持,社会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关注,并辅以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以及教育家精神的引领。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全国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在许多学校里,学生课业负担的确有所减少,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因此,减负不仅要减“有形的”不合理的学业负担,而且还要减掉“无形的”过重的心理负担。 一、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 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者对减负的认识不一致,影响减负的实效性。由于受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对减负问题认识不统一,造成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不统一,出现了多重矛盾。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0.
高中学校开展心理危机筛查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估、多方会谈、执行方案四个步骤。学生自评可借助抑郁和焦虑量表;教师评估通过半开放式访谈的方式,并将评估结果告诉学生;多方会谈参与人员包括心理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德育副校长和家长,执行方案要根据家长和学生配合的不同情况,实行"一生一案"。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研究考察了工作条件(学校设施与资源、工作负荷、学校领导支持)与学校人际信任(教师对同事、家长、学生及校长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学校领导支持与教师对同事的信任、教师对家长与学生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减少教师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中的工作满足感与乐观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2)教师对校长的信任未直接显著地影响教师的心理韧性,但对工作条件与心理韧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对校长越信任,则支持性工作条件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以及工作成就感。这些结果为提升教师的心理韧性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彩君 《天津教育》2020,(30):125-126
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已逐渐成为学校或家长关注的焦点。如何缓解和疏导学生的心理,也成为教育过程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而团体沙盘游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表现得极为出色。本文将就团体沙盘游戏是什么、重要性以及其在教师心理辅导中的具体措施这三项来浅谈团体游戏沙盘在学校教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学生学业成绩与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第四中学、府城中学、海南中学等学校的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配对心理测验。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人们对心理上的需求,远远超过对物质上的需求。而要真正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如果家长换一换送礼的内容,真诚地送些精神礼品,主动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对白、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定会大方“笑纳”这份礼品的。这样,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就会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从而,更有利于教育学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学生学业成绩与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第四中学、府城中学、海南中学等学校的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配对心理测验。  相似文献   

16.
与家长、老师的高热情,高付出相反,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学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对抗、应付。我从多年的农村基层教学实践中,观察体悟思考,从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分析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提出要家长教师去掉功利心,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用结合;教师不断学习充电,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材施教,不断激发他们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减少厌学现象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家长的心理危机干预态度、知识、行为和大学生成长表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家庭成长问卷》对我校抽样学生家长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态度和学生成长表现,家长的态度和行为之间,都高度相关。结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与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危机状况高度相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健全的孩子不只是在身体上保持健康,心理上的安全也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则会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增添许多不可知的意外.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缩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一、学校心理辅导专业伦理的内涵与意义1.学校心理辅导专业伦理的内涵。专业伦理是指专业人员的职业角色、职业设定与他人互动的行为规范。专业伦理规范了专业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其服务的对象以及社会大众的互动行为与关系。依据专业伦理的内涵,学校心理辅导专业伦理是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在心理服务中,与学生、家长、班主任、科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及社会大众互动的行为规范。结合台湾学者王智弘的研究,影响学校心  相似文献   

20.
周在天 《甘肃教育》2005,(12):10-10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误区 一是从众、无奈心理。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个体的行为在群体压力下趋向于与多数成员的行为一致时的现象,就叫从众。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叫做从众心理。许多学生进入中职也是受这种心理影响,是万不得已而为之,家长认为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年龄尚小,在中职学一段时间再考虑,显得很无奈;而学生则认为上什么学由家长来定,无目的性和主动性,认为别人都上学去了,我也要上学,显得盲从。反映在学校的具体教学上,教师认为学生难教、学生认为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