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光伏发电系统"科研项目,采用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和方法,设计与研究光伏系统蓄电池充放电的瞬间电流、平均电流、累加电流和动态特征的日K线柱型图显示模型,对蓄电池充放电原则提出了实用的分析方法。该监控系统具有可视化描述、直观形象、实时性好、可实现本地系统监控和远程监控功能,能在光伏发电系统得到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西的地理环境对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蓄电池容量、连接方式、控制器和逆变器进行了计算与设计,并对独立系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风/光/储微电网实验平台面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等专业课程展开相关设计,集成了模拟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装备。该实验平台可开展模拟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光伏系统跟踪等实验,通过实验设计与实现增强学生对光伏、风机等分布式电源以及微电网系统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准Z源逆变器是一种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逆变器.本文用Matlab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把现有建筑的一套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改造成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光伏阵列模块、主电路模块和控制模块.静态和动态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构建了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离网型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构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首先,通过StarSim软件搭建仿真电路模型;其次,通过设置太阳辐照度、电池组件并联组件数,改变光伏发电功率;最后,采用Boost升压斩波电路,调节光伏阵列的端电压,进而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相似文献   

7.
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和交流负载组成。设计开发了一套1.2 kW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基于Infineon公司XC866单片机,可实现对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分别进行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及蓄电池充电控制;将蓄电池24 V直流电逆变为220 V/50 Hz交流电供负载使用;系统具备完善的故障保护功能。实验平台直观形象,针对性强,适合开展开放设计性实验。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当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套集生产、教学、科研、实验于一体的校园微电网系统。系统包括光伏(包含单晶、多晶、双玻3种不同类型光伏组件),风力(包含水平与垂直两套风力系统)、蓄电池储能、模拟输电线路以及微网的监控与调度系统。此外,考虑到实验室所建设地区的气候条件,还配备有双馈异步与永磁同步两套风力发电仿真系统。系统具有对参数的实时监控功能,能实现孤岛/并网/生产/实验等单个运行和各种运行方式自由组合,并得到较好的结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微电网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能源管理及监控系统。通过对该项目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与农村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规划设计与运行技术,为今后在市场大规模推广应用积累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伏矩阵的物理特性,在PSIM仿真环境下,设计融合了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仿真算法的光伏矩阵仿真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单相光伏并网系统。测试数据表明,仿真模型可以模拟任意参数的光伏阵列,动态跟踪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的变化,为光伏发电系统动态仿真提供良好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与蓄电池充电特性,设计了一套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充电系统。该系统以dsPIC30F5011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Cuk电路为充电主回路,根据蓄电池端电压对蓄电池采用四阶段充电控制策略。在欠电压充电阶段,采用基于PI调节的涓流对蓄电池充电;在快速充电的阶段,使用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对蓄电池充电;在过冲与浮充阶段,使用基于PI调节的带有温度补偿的恒压充电。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快速跟踪外界环境的变化,并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过冲和浮充电压精度高,能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