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传统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的不足。围绕"卓越计划"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探讨了卓越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的改进措施,从改进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完善考核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自动控制概念和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验课程成绩考评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实验课程成绩考评过程中引入过程管理的理念,既关注实验结果,更注重实验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这有利于改变片面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结果的取向,而更加重视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方法,有助于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差异及对我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现状的剖析,以"支持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为目标,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地创建了综合性实验课程、科研训练课程、教学目标评估体系、实验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课程运行管理体系。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实验课程存在的"一课一平台"的现象,提出建立基于FPGA的硬件类课程远程虚拟实验平台,较好地解决了硬件实验课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弊端,实现了"一台多用"和"多课程贯通"。试点应用表明,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使用该平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系统综合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理论与实验融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有助于培养金融领域的应用型人才,而且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鉴于现行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缺陷,即理论与实验的割裂,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都陷入了枯燥和机械的境地。要改变这种现状,本文认为应以实验内容为轴心,理论课程知识为红线来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专业实验软件的引进和融合教学的开放度方面做出努力;使我们的融合式教学成为"实验性教学"和"研究性实验"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多模式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提出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实验内容丰富、实验环境先进、实验组织灵活的多模式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案例对其进行具体说明。指出这种实验教学体系将有助于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高中课改转型期的一个课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为学校和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面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撑和实验的平台。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特征。同时明确指出:"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地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研究型综合性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多种技术检测WC-Ni复合材料,根据基础知识分析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并拓展实验内容,结合制备工艺探讨材料形成机理。各实验小组的研究材料不同,通过数据共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验模式与科研方式一致,有助于学生明晰材料研究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研究型综合性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多种技术检测WC-Ni复合材料,根据基础知识分析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并拓展实验内容,结合制备工艺探讨材料形成机理。各实验小组的研究材料不同,通过数据共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验模式与科研方式一致,有助于学生明晰材料研究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互动式"课程导学是指教师在课程导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比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准确地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互动式"教学,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开放教育导学环节教师角色进行剖析,指出了"互动式"课程导学中教师应该充当的适当角色.  相似文献   

12.
成像逆问题是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该问题的研究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现有教材中成像逆问题的内容多局限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涉及其最新研究进展的不多,内容讲授存在一定的"照本宣科"现象。针对此,试介绍成像逆问题基本内容、建模表示及研究进展,然后对成像逆问题当前常见的正则化处理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最后通过实验展示某些方法的处理效果,以有助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像逆问题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任务中心整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改进实验中,对《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连续听课及相关研讨,提出"任务导向"学习内容比"学科导向"学习内容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毕业后胜任工作的需要,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4.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是材料类本科生的专业入门课程,同时也是材料设计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遵循材料加工和处理影响材料结构和性质、进一步决定材料性能的规律。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内容从实验材料选择、操作简易化、实验现象明显生动等方面进行了逐步优化设计。学生评教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实验内容强化了学生对"加工处理→结构→性能"规律的理解,而且有些学生能基于实验数据独立地做出材料设计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电路实验课程进行层次化、阶梯式的电路实验内容改革,选择部分实验的实验方式进行了"实验先于理论"的自主测试归纳教学模式创新性改革,相应的电路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普遍反应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刻,增强了学生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求证"的兴趣和能力,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与北京版高中新课程语文实验教材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突出了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一定的弹性,既有助于必修课程基础性、均衡性的实施,又有助于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力求通过新颖活泼的栏目设置促进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栏目的合理配置,提示教学的基本线索,引导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并有效实施;配置了相应栏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考虑了与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引导教师、学生利用好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教学。两套教材的选文、体例及专题探究等明显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应参照两种以上的教材进行教学和新课程实验;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确定重点,分解难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处理好教材"综合性"和"专题性"内容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论文探讨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介绍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系统平台及软件开发环境;讨论了该课程的实验内容以及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实验要求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的,着重从实验类型的改革、实验内容的改革、指导方法的改革,以及增加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申报"四川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特色专业"的成功经验,从实验安排、实验内容、实验教材和实验平台等角度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讨论,目的是使该课程开出特色、突出实用性,成为学生实实在在的"饭碗"课程。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165-169
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更加充分、自由地安排实验时间,针对已开设的"电气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层次改革,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该实验教学中,并详细介绍了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实践效果表明,适当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实验认可度、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课时不足和课堂互动低效等问题,使实验课程更加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学习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车辆电子控制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基于LabVIEW开发了一套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等功能的EPS实训台测试系统。该系统不但能演示实验,而且能够进行转矩传感器、驱动电机、发动机转速和转速脉冲等电压信号的采集测试与分析实验,涉及汽车构造、汽车原理、电工学、LabVIEW编程等课程知识,有助于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