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硕博贯通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成为地方降低人才引进成本、推动区域教育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径。经济学类本硕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教育创新改革的新思路,有利于培养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复合型经济学类人才。从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实施现状入手,揭示了当前地方高校经济学类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在横向拓展连贯性、横向制度障碍、横向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借鉴重点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经验,提出地方高校应以核心能力框架为目标,实现纵向与横向统一的发展理念;完善本硕博学科资源配置,制定学科融合激励政策;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大平台建设,统筹课程贯通发展;秉持服务地方理念,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推行错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已成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怎样保证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顺利地开展,保证本硕博连读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本硕博贯通奖助体系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研究生课程的连贯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之本,课程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完整和科学的课程体系来综合地实现的。指出研究生课程的连贯性设计旨在打通本科生课程、硕士生课程、博士生课程之间的封闭与隔阂,建设贯通式的硕—博课程或本—硕—博课程体系。设计连贯性的研究生课程,一是要按一级学科制订课程计划,实施本—硕—博课程一体化;二是要改革培养方式,实施深层次、贯通式博士生培养;三是要拓展课程功能,促进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全面贯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重点以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且构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5.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式是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类型,是目前国际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用模式。文章首先对我国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产生进行分析,总结了既有关于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国内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目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并根据这些问题,以经济学科为例,提出了完善我国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一些参考建议,即构建硕博连读研究生“五位一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分为三类:本硕连读培养、硕博连读培养和本硕博连读培养。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框架下,课程一体化建设应遵循连贯性、基础性和层次性的原则。文章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从学分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环节衔接四方面,探讨一体化课程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按照"3+1+4"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将其设计成一个有机连贯的整体,打破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把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实行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贯通式培养。  相似文献   

8.
2020年,高校招生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当属"强基计划". 作为一种新的招生模式,"强基计划"将高等教育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模式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积极探索统一高考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本硕博贯通培养、动态管理相结合的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高效培养优质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适应新经济、新技术发展需求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双碳”目标的重大科技需求和环境学科的特点,在坚持专业特色、重视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从构建交叉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比重三个方面,探讨环境学科本硕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各学位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武汉大学在探索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提出了1+4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本文就武汉大学推行1+4硕博连读的动因、具体措施和创新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一些实验课程通过整合和优化,实现本-硕贯通.“系统生物学实验”、“生物大分子光谱学实验”、“生物大分子波谱学实验”、“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实验”、“生物放射性核素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细胞生物学综合实验”和“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综合实验”比较适合作为本-硕贯通的实验课程.优化整合后与相关的基础实验实现了有机衔接,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得到学生和老师的认同和好评.  相似文献   

12.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硕博连读培养方式是研究生教育中一种较新的博士生培养方式,其培养过程和其他博士生培养方式有共同之处,但也有独特的特点。笔者通过分析硕博连读培养方式的特殊意义,探究目前我国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分析国内外高校“本-硕-博”连读或直博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实际,从“本-硕-博”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着手,致力于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为探索具有工科高校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精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本硕博”三个不同层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结构、判断能力、思维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特点,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评体系、教师队伍等方面,建立逐级提升、层层递进、互相贯通的一体化培育体制机制,可以巩固与捍卫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满足党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科研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创新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做法.该学院在创新研究生实验课程过程中,先后开设了本硕贯通的实验选修课程、研究生的实验必修课程和专题实验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增强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核心。合肥工业大学作为首批申请"卓越计划"并获得批准的61所试点大学之一,近年来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以大工程教育观为指导,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了由科学化的目标定位与方案优化、工程化的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的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准工业化的校内工程训练、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工程专业认证和中外合作办学、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构成的"七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该校特色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同济大学拟在2008年新生入学开始,推出五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兴趣且有特长的同学可以选择进入不同的实验区。这五种培养模式包括:①本硕博贯通的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②基于强化基础的创新实验区;③基于专业的创新实验区;④基  相似文献   

18.
探索构建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校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社会科学领域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是要在分阶段培养的基础上实现理论贯通、经验贯通和表达贯通."三个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以学术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培养阶段有着不同职业发展规划的学生的多元发展诉求.同时,"三个贯通"有助于高校真正走出以教师为主体的认识误区、以专业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误区、理论和实践相割裂的人才培养误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本-硕-博连读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部分“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中试点的情况,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并探究了原因,提出兴利抑弊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竞赛"的创立和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了本科生的保研率和考研通过率,且去国内外著名企业就业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而"土木工程材料作品设计大赛"要求参赛学生必须由本科生联合研究生进行,比赛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持续两个月时间,增进了本—硕—博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加强了本科生对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研究内容的深入了解,打通了本—硕—博学生培养的隔离带,为学校本—硕—博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