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理工院校为教育背景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提出目前理工院校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昆明理工大学复合型英语专业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实践进行分析,发现理工院校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三个模式,即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及校内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校本研究为起点,发掘具有地域优势、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协同创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为高职教育明确目标、完善理念、修正不足提供参考,以此满足国际市场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医学院校工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科教融合与校企融合不充分、产学研结合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育人模式单一、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探讨了通过"校企医孵"四方共同打造生物医学工程"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试行"三协同""三尽早"和"四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摸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近5年的实践表明,该育人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初步创业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是对创新的进一步延伸,它要求各创新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最终实现集体创新。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我国占有竞争优势,在此期间就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来支撑。基于此,阐述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性: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培养过程单一、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因此,应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武汉工程大学"E+"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理念,提出了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E+"模式的提出和实施,丰富了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拓宽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可为各高校探索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性: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培养过程单一、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因此,应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创新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团队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高职院校只有切实结合自身实际,把创新实践教育作为教改的突破口,真正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协同创新是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依据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创新性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原则,及协同创新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联盟三种主要模式,分析协同创新对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可为大学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迈进新时代,恰逢国家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机遇期,东莞城市学院要想承担起为湾区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就要直面当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等问题,通过构建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立体式教学体系、加强系统化管理组织建设、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团队、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整体化、系统化的重要保证。论文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的涵义入手,通过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分析,构建了以"学科渗透、核心打造、特色凸显"为内核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具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分析,进行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模式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价值理念;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营造和谐自由创新环境;注重协作创新,自我评价体系的完善;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提高我国高校教育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汲取已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经验,在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机制,构建“四协同一体化”新型育人模式,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提升,切实提高了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内外化学化工学科的发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了化学与化工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化学化工理工复合型人才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并结合"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实施跨专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协同创新理论在高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应用.目前国内高校开展了以专业并行模式、专业融合模式、第二专业模式、大学科教育模式、跨学院教育模式为代表的跨专业教育,其突出问题包括专业、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学生学习目标模糊,教学管理和部门协调不便等.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结合武汉工程大学开展“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整合完善跨专业一体化培养方案;优化跨专业教育组织和机制;强化跨专业学生的学习引导;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7.
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协同融合,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产学研用"协同融合、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路径.基于"三链"协同融合的视角,结合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适应产业价值链环节上的综合设计创新人才需求,以"融合创新"为特征的设计教育能力范式、"课程、项目、竞赛、展览、活动"五位一体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式,以及"产学研用"协同融合的多维设计实践平台建构,为建设产学研用协同融合的育人格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分析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必要性,提出通过校企协同创新联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观点并从校企合作模式建设、"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以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对策,积极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符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以及高职院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校企共享资源、共同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阐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一是要深化跨学科教育理论认识,将传统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二是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识+跨学科"教育,开展经管大类培养、"金融+X"交叉培养、复合型专业培养;三是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推进"跨学科(专业)课程优化+小班化研讨式教学+综合实践能力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四大改革;四是完善政策制度,为跨学科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2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137-140
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过程,构建了承载学科竞赛、科技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任务的交叉互补共享融通的3类创新实践平台,实施了"竞赛+项目+创业"三合一的创新实践模式,设置了"院级、校级、国家及省级"的递进式层次化3级创新实践方法,从而建立了立体式"333"创新创业体系。把创新创业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创新创业活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产学研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培养学生团队的跨专业协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