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导师队伍和校企合作机制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从课程建设、导师团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评价考核机制、产学研用一体化等六个方面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以期为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该学科的工程理论、技术、方法发展快,工程实践性要求高,创新性强。如何通过专业学位学习培养适合企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专门人才,迫切需要在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建设、导师指导、质量评定与考核机制等方面与企业接轨,形成合理的培养模式。本文探索和实践校企联合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立面向工程实际的课程体系,培养指导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施培养全过程的考核机制,实现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较好地适应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关键。本文在论述当前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建设车辆工程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体系、企业和具有本校车辆工程硕士特点的联合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校-企业双基地双导师的协同培养机制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车辆工程类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体系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面向用户的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培养过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以工程实际问题为牵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用户方对具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分析实践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基地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指出协同创新是助推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源动力。基于立足特色与协同创新耦合、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思想,从立足特色、服务需求,协同创新、同创共赢,多措并举、科学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改革举措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西省主管政府部门牵头、校企联动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建设校企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做法,即政府部门主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对多进行校企对接,健全内部管理模式,人才流动带动了知识流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建设,促成了校企共同培养人才,使政府、学校、企业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形成了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格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造就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兼具的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了高校知识型人才流向企业,因而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旨在主动服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该活动采用系列主题赛事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科、专业或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设置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对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价值旨归、目标愿景、培养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的分析,发现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招生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培养主体单一、课程体系封闭、实践环节薄弱以及考核评价未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问题。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追求卓越的新阶段,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应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生源选拔机制;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构建“校—企—校”协同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复合型课程结构;强化实践培养环节,发挥双导师在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软件工程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涵盖面广和工程应用性强等特点,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点之一。文章通过分析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从教学方式、产教协同、工程实践、创新平台、考核评价、师资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校企合作,提升科教融合,优化评价体系,强化工程实践和推进国际化培养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爱国情怀的软件工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以联合教育为主要模式,以改造能源动力领域的传统产业和培育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新兴产业为专业背景,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与中广核集团、沈鼓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的良好基础,从运行校企联合办学人才培养、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优化本科教学体系等方面,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研究与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工程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是评估其培养质量的尺度,因此,有效落实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导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分类培养、实践基地"轮岗"培养、课题引领综合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评估研究生创新质量、检测研究生创新水平、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造就和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培养模式不够科学、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培养机制有待完善等。为此,有必要从政策、环境、平台、组织、经费、考评等六个方面重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从改革培养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开展校企合作、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相关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当前研究生教育进入以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和能力培养为特征的内涵发展阶段,研究生招生也必然随之改革。文章以"新时代研究生招生质量如何评价"为理论命题,分析了研究生招生从以知识考核为主的公平招生转变为以能力考核为要的有效选拔的实践逻辑,探求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时代内涵,并进一步提出研究生招生质量可从考生素质、类型结构和选拔过程等方面进行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加强工程教育和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作用。我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机械与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基地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校企教师共同研讨,设置了专业认识实践、专业课程群实践、专业生产实践、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工程实践等几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建立了机械加工与制造工程、零部件装配及生产流程、机械装备及其自动化、电子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工程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等7个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需求,从专业综合改革、校企合作模式、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角度论述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主张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定位改进培养模式、合理设计企业阶段培养计划,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享人才资源、建立企业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拓展校企合作互动模式,加强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创新型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竞赛指导,探索深层次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使学生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低,重学术轻实践的问题,从教育模式、考核晋职政策导向、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问题原因,总结了从高校青年教师的聘任、职称评聘和校企合作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通过对目前自动化工程实践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经费和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教师实践能力与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确定了自动化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方案,采取"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三段培养模式,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综合考虑,形成"4+2+3"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通过与卓越联盟企业联合提出通过将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学位论文)一体化的校企"无缝对接"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理念。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积极并成功申请了四个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如何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工程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招生是为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选材的关键环节,它从源头上决定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文章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类研究生专业重视实际动手和编程能力等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招生环节的选拔机制和质量保障进行探讨。结合院系报考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从院系一级学科群优化初试科目、加大复试权重、规范考核内容等措施,着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编程设计等动手能力,逐步建立并形成从知识性考察向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考察转变的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规范并完善相应的监督和保障制度。院系的实际招生情况表明了该招生选拔与质量保障机制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工程教育模式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针对自动化专业传统的本科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轻创新实践训练,教学方式陈旧等缺点,从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的角度,从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校企合作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提出了“3+1”学期制,并且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有效的实践动手训练的培养机制来推进实践教学训练改革,以期成为校企合作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举措,包括基地的选拔标准、建设模式、建设特色、保障措施、校企交流等,总结了基地建设在创建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平台,构建政府、企业与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