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巴赫金的"微型对话"理论,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篇作品的独白形式中存在着另一个声音,作品在意义结构上也存在着双重结构的对话。因为多重声音的出现,这篇作品呈现出一种言语层面上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文化“对话”精神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出发,通过对体育文化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代体育现象的分析,阐述了对话已成为当代体育不可或缺的内在属性。对体育中对话意识和精神的强调,不仅使我们对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而且对体育中存在的狭隘的哲学文化意识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公共演讲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出发,探讨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于这个编码、译码、释码的传播活动的适用性。借鉴对话理论,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传播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英语演讲教学也意义重大,尤其对于英语演讲的过程教学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不但创立了对话哲学 ,而且以自己的理论创新方式建构出“潜对话”这种对话历史上的特殊形态。“潜对话”并非不对话 ,而是与权力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无法合拍 ,或者在无有可与比肩的对话者时作出的一种“独白”姿态。由于潜对话具有超前性、创造性、理解性和忏悔特征 ,遂成为人文知识分子选择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阅读活动中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读者可以被看成是"说者"和"听者"的积极对话关系。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者预测潜在"听者"的理解视野和统觉背景,并时刻关注"听者"的应答反应。幼儿绘本翻译中,译者带着译入语读者的统觉背景,是两种语言、文化的沟通者。译者以绘本"第一读者"和"第二创作者"的双重身份,进入了作者和读者的对话过程。译者和作者之间,译者和绘本原文之间,以及译者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三种对话关系,促成了绘本作者和译入语读者的相遇。幼儿绘本译者通过与作者、原文、读者的多重对话,了解原版绘本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为孩子而翻译"。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理论是前苏联思想家巴赫金思想的核心内容 ,对话作为人的存在本质 ,具有平等性、差异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的基本特征。将“对话理论”具体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 ,可以使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白” ,而是多方面的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对话的最终目的 ,就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我—他人"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许多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一直声称自己是哲学家与基督徒的巴赫金深受西方哲学家及基督教关于"我—他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我—他人"这一"二元对立"范畴集中体现在巴赫金核心理论"对话理论"之中。本文中,笔者主要论述巴赫金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的"我—他人"这一关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巴赫金对话主义语文学思想的角度,对倾听与阅读可以进行对话阐述。倾听就是对话,学习语文的对话就得学会倾听。阅读就是生动热烈的对话,阅读的对话性,构成了语文学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外语学习不仅是获取文字,而是以此为契机让作为主体的人类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甚至是掌握变革世界的能力。外语教育中重要的一项literacies,即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对话能力。说话者运用外语向对方传达自己想表达内容的同时,又能深入展开考虑对方所说内容的这种能力,对于中国外语学习者而言非常欠缺。这种对话能力足以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本文运用巴赫金对话理论,结合日语教学实践,探讨对话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话理论及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决定了人际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必要 ,对话正适应了这一要求。对话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对话教学是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是体现民主平等、互动合作、创造生成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对话式阅读教学有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三种形态 ,以问题运作为轴心、以文本阅读为前提、以师生、生生对话为主体、以知识建构为目的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告业日益成熟并且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广告语言也呈现出空前的生机和表现力,因此作为非文学语篇的广告语篇也越来越受到语言分析学家的重视. 本文以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为指导,在对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作阐述的基础上对广告语篇的对话性进行了解读,包括广告语篇中发话者与受话者的对话、文本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等以及这些方面是如何进行对话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关于《长生殿》的争议,很可能犯了一个如巴赫金所指出的错误对作者本人的意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所有的人都把它仅仅当作一种话语,一个声音,一种语气。这是解读“独白型”作品所惯用的思维方式。借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内涵于该剧中的三套话语——爱情话语、政治话语、宗教话语逐一分析,可见该剧对李杨故事的解读就是通过这三套话语互为主体,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的。这一主题的完成,又是一个对“情”中不合理成分加以批判与整合的过程,这是情走向合理化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曾借《罪与罚》为例,阐释了该小说的复调性特质。《罪与罚》是一部复调小说,但其中的独白性特质也相当突出。对此进行研究,可对巴赫金的小说理论中关于复调型小说与独白型小说的界定标准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运用对话描写艺术生动刻画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基于对话理论,通过分析祝庆英和黄源深两位先生汉译本中的语言对话,评述译者各具特色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最主要的理论成果便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理论研究。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他称之为复调小说,"复调"本是音乐术语,借以音乐的多声部形容复调小说中的多个声音的共现是巴赫金小说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不同于传统的单声部小说,人物思想成为其描述的重点,人物的语言与作者的语言具有同等的价值,他们互不融合且相互对话。  相似文献   

16.
对话理论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尽管如此,并非每一个人都真正了解对话的本质,以及对话的多层面价值.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就虚假对话展开分析,从而倡导以人为本的有效性对话.  相似文献   

17.
对话教育作为一种古老而不过时的教育方式,近年来,专家学者又对其予以重视和研究。文章所倡导的是一种主动的对话、长期的对话、关注异性对话、增加专业对话、少一点网络对话,多一些自我对话的大学生对话教育,以使大学生摆脱目前在对话教育中所呈现被动、孤立、无所谓和无知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写于1987年的小说《荒原蚁丘》被称为"其永恒价值超越乔治.奥威尔的不朽著作《1984》"。对话性是这部小说的一个典型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两个方面,文章用巴赫金复调理论中的对话性来解读文本,表明其研究价值:对话是改变被压迫者的生存状况,是构建和平、秩序的和谐世界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老舍《茶馆》对话的弦外之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是人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重要准则,但是交际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是很常见的。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礼貌、幽默以及修辞效果等。戏剧作品中的对话为了特殊的会话含义,为了营造艺术效果,往往是要违反“合作原则”的。老舍的《茶馆》就充满了这种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不但没有影响对话的正常进行,反而增加了对话的深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背景,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性格和故事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对话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大力推广。我们在此情况下重新品读叶圣陶的阅读教学论著,从中寻找两者的相通之处,重新审视叶老的阅读教学理论中对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关系的解读,以期能对语文课改的对话阅读教学有所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