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油画始于西画,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受到了几代画家们的热捧,逐渐形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貌。西方油画与中国的写意国画不管是在创作工具上而言,还是创作手法上而言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如何实现将欧洲油画在中国大地上发展创新,如何将欧洲油画实现"油画中国风"意义重大。就目前油画的创作手法上来看分为写意和写实两种表现手法,本文就是对这两种表现手法进行介绍,探求二者之间的影响和发展,及其与中国民族化的结合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油画写生中所要研究与面对的问题是与科学的客观性相区别的,这一点就决定了油画写生中的非客观性,它必须包含作者对于作品的主观处理以及对画面整体的把握,这种处理与把握更多地图绕于作者如何将意图、想法更好地呈现给观者.  相似文献   

3.
油画创作处理整体要以自然为法,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这样一种心物交融的境界。艺术家只有重新组织构图,简化、提炼色彩和造型,加深画面的现实感与整体意识,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走向升华,从而培养好自己作品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写意油画沿袭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思维方式,善用写意、表现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即使在绘画中也体现出明显的东方意蕴。意象,作为主体对客体主观反映产生的一种心理存在,本是中国画论中的一个概念,具有鲜活的个性特征,“意”是人的主观感受与审美理想,“象”是主观感受在内心形成的一种映像,是没有物质化的、非现实的意识存在,其类型与主观思维方式和图形化的结果息息相关,意象构成了审美的表象系统。意象作为非现实的物质形态只是流于可想而不可视的意识层面,将意象转化为可视的形式符号,使之从心理层面上升为实在的物质层面,成为具有物质外观的真实存在,意象才能成为艺术作品。探索意象在油画创作中产生、物化、物态化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中国意象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油画创作是由西方引入我国的,在我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世世代代油画画家的不断努力,油画创作在我国一直持续稳定地发展着,这与油画教育界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学习油画创作的学生,通过几年的油画学习,对油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法有了很好的掌握,能够熟练的进行油画创作,所以油画创作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但是,传统模式下的油画创作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传统模式下的油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创造创新的能力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封闭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美术教育是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随着国际艺术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油画创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成人高校油画基础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方法。创作意识是指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认知和思考能力,在油画基础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艺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四种培养方法,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观察力和感知能力的培养、创作技巧和表现方法的引导以及创作过程的引导和反思,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意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7.
传统油画采用的是传统的表现手法,力求写实;当代油画普遍带有较为个人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价值,追求的更是"为艺术而生"的创作初衷,不同时期的油画作品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下油画画家的创作特色和创作价值。本文力求探究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在创作的角度上,从根源出发探析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本文首先从两种油画创作理念、创作技巧、创作手法上解析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的特征,其次再进行对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油画作为思维和技术的结晶,具备实体性,其画面的表面结构—肌理,必然成为油画的绘画语言。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油画肌理便是物质与精神碰撞的产物,是画家内心情感的外化,是画家通过物质实现精神世界轨迹的恒久驻留。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油画风景画创作中写生作为一种基本功训练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展开了详细的论证,并简要阐释了写生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应用、技巧、理念和发展。对于当代油画风景写生过程中应如何确立写生意识以及应树立怎样的写生意识进行了解说。对当代油画风景写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民族题材油画创作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并以独具地域特色的审美样式与群体标识确立了中国油画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之后,云南油画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坚持从区域文化艺术生态出发,遵循艺术发展之路,开创了“蛮”“野”“怪”的具云南本土特色的艺术之路。然而,在当代全球化、图像化的时代背景下,云南民族题材油画创作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思考,以艺术的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立足区域形态,传承经典,注重生活,突出特色和紧跟时代旋律的发展之策。  相似文献   

11.
赵嘉陵作为贵州省专业油画家,多年来一直从事油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他的油画艺术特色主要是选材的独特性;写实主义创作风格;独特的表现和深刻的内涵.赵嘉陵在油画创作中不断完善自我,他与其他画家一样需要审视自我的不足,实现自己在艺术上更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文化的高度学习,创造出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中国油画艺术,并寻找中国油画与民间美术的相同之处,力求将民间美术的理念融入到中国油画之中,包括民间美术的思想、造型、色彩等要素。打造一幅含有中国要素与民族文化文化相结合,展现时代精神的油画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3.
油画风景写生课具有直接面对大自然进行写生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对色彩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强化主观对客体的意识与内在精神的体验与表达。充分提高学生对绘画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从"意象油画"的发展过程说明"意象油画"在当今画界引发的思考,从"意象"着手,结合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因素,分析"意象油画"从过去的"小家碧玉"变成今天的"大家闺秀"的原因.把"意象油画"与油画的诗化、油画的文人化、油画的中国化、意象命题、油画的意象与油画的发展史、及抽象油画的区别,通过对当今"意象油画"这个命题进行一种意象审视,提出了"意象油画"出现、存在的合理因素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笔触作为绘画形式语言,它承载色彩,塑造形象,是展现画家个性、气质、修养、内涵最直接的反映。界定概念和说明笔触在东西方油画艺术领域的发展演变是研究笔触独立审美价值的基础。笔触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风格美、力度美、肌理美和精神美等。通过分析笔触发展嬗变与时代审美,及其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特征,研究笔触的价值和意义将促进油画语言的本体回归,兑现出笔触独立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对物体的观看方式都不相同,对于绘画语言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意象语言是油画创作的基础能力,所以应该在绘画教学中贯穿于每一个环节,在本文中对油画创作教学中意象语言进行探索与思考。在油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油画创作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和历史精神。而油画的创作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结合意象语言进行讲解,充分向学生传达艺术气息。在当前的油画教学课程中,意象语言在整个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意象语言的应用和思考可以使人们对油画的创作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掌握油画创作的基本特点,进而保证了整个油画创作教学内容的设立。  相似文献   

17.
油画人物中的形式美,是人物油画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不仅会体现出画家的艺术素养,更会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画家对于艺术的认知及感悟。这些形式美的元素会通过画面的构图、造型及绘画语言中呈现出来,而观赏者也应该从这些画面中深刻感受到它们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油画作为一种手段与媒介,可以起到表现自然与社会生活,传达思想与感情的作用。油画的发源地是欧洲,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面貌和规范,但是油画的表现语言却并没有因为其特色而被限定。油画是外来画种,和其他大多数引进的文明一样,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消化和吸收,并且渐渐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本文以王沂东绘画创作为例对中国元素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油画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表现性绘画注重解释灵魂,表现自我,表现性绘画的作者认为,复制世界是没有意义的。艺术应该是精神不是现实,不是再现而是表现。本文主要从中国表现性绘画语言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中进行探索其审美,从而发现其实质与内涵。从本质中寻找表现性绘画语言在油画教学中的教学规律,并从"表现性油画"的一般意义的含义上升到"表现性油画"含义的特殊内涵,从而形成对油画教学的整体认识,目的是寻求表现性油画语言在油画教学中运用的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其作用是确立表现性绘画语言以后在教学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就目前来看,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广下,油画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绘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并且促进了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现在的油画创作是一套语言系统,这是一种创作者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油画创作中的创新意识,从古典油画和其他的油画作品中吸收精髓,并联系实际深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它们寻找自己的创作主题,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