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学年伊始,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刚从学前班,个别是从幼儿园来到学校的。开头几天,他们充满着新鲜感、好奇感,特想上学,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但由于好玩,隔几天,热情减退了,上学也不怎么积极了。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绞尽脑汁,有的则严加管教,想“唬”住学生。我想,“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因此,我针对孩子们好玩的特点,采用了“快快乐乐学,轻轻松松记”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较顺利地渡过了这一特殊的“断乳期”。下面具体谈谈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认识“海”、鸥”等1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二、初读课文,学会发现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小节。2.说说发现了什么?(“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三、读文讨论,学会创造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读课文,老师就跟着你们怎么读。读的形式可以是两分钟自由朗读;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师生对读,一方读数量词,一方读相应的表示事物…  相似文献   

3.
正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低年级阶段,儿童要学会常用字一千二百个左右,这对于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儿童来说,负担确实很重,而且枯燥乏味。此时如果教师再不注意方法,一味地让他们死记硬背,不但达不到识字的目的,反而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快快乐乐学,轻轻松松记,效果比较理想。一、在玩中识字,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学起来枯燥无味,儿童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我教学时遵循儿童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关注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23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初步知道说理性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3.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声母b,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音节的四声,训练用支架法带调直呼音节。 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山西省寿阳县教研室张继光《难忘的一课》主要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里看见一位教师和孩子们在饱含深情地学习国语。“我”听老师介绍,学生小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是刚刚换上去的,“我”深受感动。文章表达了台...  相似文献   

9.
<画风>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但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想法,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怎样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画风》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但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想法,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怎么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一、看一看,说一说1.教师出示课文动画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意:夕阳西下,黄河水翻滚着向前流去,并伴以和谐优美的古筝曲子。2.看后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过渡:唐代有一位诗人叫王之涣,看到眼前这美丽的景色,他写了一首诗,名叫《登鹳雀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二、拼一拼,读一读1.自由拼一拼音节,试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2.提出不认识的字请大家想办法帮你解决。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生读古诗)师:“尽”、“欲”、“穷”、“楼”这几个字稍难读些,读…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会用“竟然”造句。3.感受九色鹿的善良、勇敢以及调达的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形象特点,明白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运用联系的方法 ,结合关键词句品读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通过对比阅读,交流阅读古典名著的初步感受,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3.前启后拓,尝试阅读原著中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章节,了解更多的人物和故事,以名篇学习带动名著阅读,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文章真挚感人,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丰富,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 国标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课《九色鹿》一文,主要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然而调达却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为了得到重金,竟然出卖了九色鹿,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终调达受到了国王的严惩,九色鹿又过上了安宁平静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见利思义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课时目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领悟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理念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让孩子不怕写的同时,还要教孩子怎么写。模仿是这一阶段孩子学习写话的主要途径。本课的设计就从诵读积累范文语言,学会直接迁移运用入手,让孩子在理解词语、积累语段、仿说课文语言中感受写话并不难,写话原来就这么简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2.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出写得特别生动、有趣的句子,说出理由,并迁移仿说。3.理解"甚至"的意思并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