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春运,是中国改革开放30来年特有的社会现象。因此,从狭义来说,古人是没有春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那时起,春运现象就存在了。古代春运同样源于回家过年春节,民间俗称"过年"。过年与平日最大的不同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每个家庭成员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争着"过年回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度过一个团圆热闹的中国年,是忙碌了一年的中国人在年关将至时最大的心愿之一。对于在外求学的学子和外出务工人员来说,“回家过年”四个字更是意义非凡。说到过年,就不能不提“春运”这个话题了。对于同学们来说,春运或许就是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车站、机场候机厅人山人海的场景。如果不需要跟随爸爸妈妈回老家的话,同学们或许会觉得,自己平时生活的城市在过年期间一下子“空”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不管混得如何,过年都是要回家的。这里的家通常指老家,父母长辈的周围凝聚着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在团圆的气氛中,长辈得到安慰,晚辈得到呵护。回家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传统,是情结,是天伦之乐,是天经地义。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但总有人要形单影孤在外乡过年,留学人员则更是要远离祖国这个家。在异国过年自然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也在不断变迁,而最初的感觉总是最深。1873年日本改用公历,此后日本的过年就指我们的元旦,于是在日的华人一般都要过两个年,初来乍到者难过的主要是日本新年,因为人家正热闹团圆,你却寂…  相似文献   

4.
春运     
接近过年,网上、电视上、报纸上天天都在报道春运的事.看着画面上密密麻麻的人群,看着一篇篇诉说春运烦恼的文章,听着人们的感慨和抱怨,我对春运产生了畏惧感. 唉,真是怕啥来啥.春节前,爸爸郑重宣布:今年我们要回老家——江苏过年.啊?这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得我一下子跌坐在沙发上.我们也要加入春运大军了?这太可怕了.看着爸爸那坚定的神情,我只能把反抗的话咽进肚子里.看来,这次我真得尝试春运的威力了.  相似文献   

5.
安然 《少年月刊》2010,(12):4-5
除夕之夜,一列“和谐号”动车组还在归乡的旅途上奔驰着。这列火车里载着急切回家过年的各民族兄弟姐妹。这不,几个少数民族弟兄还围坐在一起,聊起自己民族过年时的风俗,趣事,车厢里一片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6.
过年,是守着“空巢”的父母们最热切盼望的日子。为了享受这段全家团圆、儿孙绕膝的美好时光,长辈们精心准备着、期盼着。然而,小辈们的过年意识却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过年不回家了,他们想利用这段时间去外地旅游或躲在一个地方休息;他们不再精心准备礼品,而是仅仅寄钱回家,权作对父母期盼了一年的安慰。很难想像,望眼欲穿的老人,在听到儿女轻飘飘的一声“不回家过年了”的话后其失望的心情。中国的老人是最理解儿女的,平时他们揽家务带孩子任劳任怨地支持儿女的工作,惟有在过年时,才有一点小小的“私心”:希望子女们陪伴在身…  相似文献   

7.
老家的春节     
<正>我的老家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与湖北省、江西省交界,是大别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买猪肉,二十七杀鸡鸭,二十八过年啦!”你知道这首民谣说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吗?没错,是春节。我老家过年比较特别,尽管大年三十也会庆祝,最隆重的却是腊月二十八这天。据说之前村子里的大户人家都会请一些长工干活,会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感谢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请大家吃顿饭,然后回家过年。因此,我们这里就有了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习俗。  相似文献   

8.
以往放寒假时,电视新闻里天天播放着春运春运,春运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年寒假,我和爸爸从上海回浙江时,刚好碰上春运高峰期,大家都急着回家过年了!我从来没有感受过春运,开始觉得一切都蛮新鲜!可是,后来……我们走出候车厅,一列火车已经停在面前了。呵,车厢里好空啊!原来这就是春运,没什么大不了的嘛!我得意地想。可我忘了,上海站是起点站,我们只是第一批上车的旅客!车上的人渐渐多起来,空气也慢慢变得闷热起来,空调就在我身边,热气吹得我甚至连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车慢慢开起来了,大家都已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只有几个小孩在走道上蹦跳追跑…  相似文献   

9.
<正>一年又一年,过年是一年到头难得的团圆的好日子,也是人们生活中一件意义重大的事。身居异乡的人,不管相隔多远,不管风雨多大,都要回家过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年味正在淡化,或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家人之间的温情在新的过年方式中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10.
未发的奖状     
正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期中考完试就该放假过年了,这时全班同学要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三好学生"。捧着一张"三好学生"奖状回家过年,是多么光荣的事啊!而且,如果这一次再被评为"三好学生",将是我连续第六次捧着奖状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春节前夕,网上流传一个热词“原年人”。“原年人”是指响应政府减少人员流动号召原地过年的人。2021年2月18日,新华社公布超过1亿“原年人”选择就地过年,6.6亿件包裹上演年货“新春运”。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在这个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到“防疫”“过年”两不误,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工会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春节!春节!春节一直代表或被代表着中国本土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嚷嚷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还是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其实,对于春节的期待度,我们依然有着高涨的热情。或是期待接近一个月的放松与狂欢,也或是暂时逃避嘈杂的上课铃声,春节的鞭炮声回想在耳畔时,似乎一年的所有快乐都想在此刻绽放。  相似文献   

13.
李伟 《地理教育》2012,(Z1):27-28
地理概念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弄清地理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地理特征、规律和成因等地理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部分的几组概念加以比较。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注:①公民的"居住地"(定居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暂住地"相对。②农民工通常居住地不发生改变,打工完了后(或年纪已大)又回到了家乡。因此,春运高峰中回家过年或过年后返城的农民工属于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条名为《女生张榜租男友回家过年1天1万》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了一片哗然。据悉,张榜人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她在北大男宿舍门口张榜:租男友回家过年1天1万。其中写明了她租男友的原因是她母亲规定:不带个男友,别回来过年。榜上还列明了一系列的要求,以及租用时间和租金。  相似文献   

15.
过年的味道     
生活中人们常说:“一年一个味,每年过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可是在王小林看来,每年的味道却都是一样的. 王小林的父母外出打工已经有八年之久了,而这八年来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回家陪他过过一次年.打小他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他的内心,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像别的孩子的父母一样陪在自己身边,特别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他就越加渴望父母能回家过年,哪怕他们只在家里吃顿团圆饭.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修》2010,(4):50-50
以“过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年又一年,同学们在“过年”中,逐渐成长,在辞旧迎新中感受生活。这其中浸润着中华民族习俗,有我们对新的生活懂憬和喜悦,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工》2008,(3):1-1
这个春节过得不寻常。 正当人们喜气洋洋地筹划着过年之时,一场半个世纪以来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突袭中国南方大部地区。通常被赋予诗情画意的冰与雪,此时成了可怖的灾害,高速公路、铁路、电网相继瘫痪,千千万万急着回家过年的人们被困在机场、车站、公路,在冷风冰雨中陷于饥寒;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断水断电,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信息多于信仰的年代,我们的传统标记在哪里?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春节,它对于中国人的意义,远远超出其他节日,它就是我们的标记,它更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它对我们弥足珍贵。过年,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找出多种拒绝融入它的理由,但你只要是中国人,那么"年"就是你永远摆脱不掉的烙印。过年,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城市里的中学生中有15.3%是随打工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借读”的,过年回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还有很多学生春节外出旅游、探亲……于是便有了本期与春运与乘车有关的话题。虽然我们并不能改变春运乘车困难的事实,但是我们想借杂志一角向所有“赶”春运的读者们送上我们诚挚的问候:一路平安,春节快乐,合家幸福。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巨大进步的一年,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潮,中国原生态民歌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新颖的风格征服了大多数对中国绚丽多姿、五彩斑斓的56个民族音乐文化知之甚少的国人的心,使国人对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这对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