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品德与生活》的先进理论纷至沓来、一线教师大多已熟读能诵时,理念与现实仍然是有距离的。在与新理念的交锋中,我时而感到亲密,时而与之磨擦。如何在美好的理论与纷繁复杂的教学之间实现真正的嫁接?我想,教师的教学智慧很重要,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教学智慧为根,以这种智慧生成的教学实践为枝,  相似文献   

2.
触摸心灵     
静摸心灵,无法宁静,遥望深遂的夜空,不知内心空白而无所依的心灵,将在何处憩息?  相似文献   

3.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多年的教育教学,我渐渐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同样也会走近你,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那年九月,我歇完产假回到学校,接手了一个新组建的班级的数学课。在这个班里,原来高一带过的学生不多,没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因为孩子刚刚三个月,无穷无尽的生活琐事,让我早已焦头烂额。对于工作,我只是在尽一个教师的本分,没有激情,更谈不上热情。  相似文献   

6.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教育理论中,提出了“心灵教育”的概念。他要求教师“必须随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能力,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说明,并细心客观地对学生作出反应。”“弄清一个人的底细,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正在走向何处——这意味着心理疾病的揭露。”班主任通过品读学生的周记,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探知学生心理上的病疾,然后,通过批阅周记,实现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可收到“心灵教育”的良好效果。下面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7.
"心灵施暴"一词是近几年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所谓"心灵施暴"就是教师使教育对象受到心灵伤害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8.
王丽娟 《宁夏教育》2004,(12):14-15
“心灵施暴”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它是指教育者忽视学生的个体,在教育的过程中施用冷漠、恐吓、贬低、训斥、辱骂等手段对学生所造成的心灵伤害。“心灵施暴”比起“体罚”一词来人们对它可能有点陌生,但对“心灵施暴”的现象却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9.
尚代春 《教师》2014,(13):118-119
2007年12月,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孩子在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里可以放下书包,尽情地玩耍,体会节日的快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民族节日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为之欣喜,也有不少感慨。怎样让孩子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如何让民族节日文化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正是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者,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多年的班主任,我深深地感觉到:和蔼的语言、真诚的态度、真心的尊重、平等的交流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金钥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学才富有实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以素材中美的情感感染学生心灵 艺术教育以情感活动为中心,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律动教学中,聋孩子最喜欢舞蹈教学,因舞蹈最能直接表达聋生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优美抒情的动作,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启迪他们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素材的情感因素,通过介绍、讲解、欣赏和示范等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之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审视、触摸、研究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胸怀,学会以包容和多元的文化心态去看待各种文化现象。——邓新源  相似文献   

13.
如何教育学生,"将心比心",只要我们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学生,家长会配合我们教育好学生的,我们也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当班主任,我认为你现在如果是班主任,就不要抱怨,要有一颗平常心,要从苦中寻求快乐。我们要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凡事要换一种角度着想,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极情绪,要学会自得其乐。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马继红 《快乐阅读》2013,(11):101-101
从教十多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法宝。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吐真言,说真情,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益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小学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各种教育问题,比如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利用自身情感感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师,每天都感到教学工作具有挑战,每天都要迎接具有挑战性的学生,每天都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智慧与艺术显现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创造性的开展上,最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生命性得到提升,学生生命性得到唤醒,人文精神在课堂和管理中得到提升、共鸣.  相似文献   

17.
黄杰 《宁夏教育》2012,(10):68-68
魏书生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们都会在那里得到答案。”是的,面对课堂上许多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教师会时刻受到感染,俯下身来,就会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林玉珍 《考试周刊》2010,(31):225-226
音乐是直击心灵的艺术,但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传统、经典的音乐却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情绪情感等深处解析其根源,并提出通过音乐教师的个人魅力、音乐教材的选择、音乐课堂内部教学、课外渗透等方面来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讨论失败的教育和教育的失败的文字中。针对学校德育的篇章无疑是最多的,也是最为激烈的。很显然,对于德育,对于社会发展日益多元背景下的德育,学校、教师、家长、全社会都是不满意的。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德育是投入产出比最为失衡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张跃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3(7):160-160,F0003
一谈到德育,人们往往会想到报告会、讨论会、校会、班会以及政治课教学,这是狭义的理解。其实,道德教育的天地广阔得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尊重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基础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创设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架设沟通的桥梁,使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