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京剧《四郎探母》以其盛名和争议成为新中国戏改运动的风向标,由此引发的持续讨论也呈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政治与情感结构。不同于《四郎探母》中用“人情味”模糊政治性,赵树理参与改编的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直接将母子情带入“大义灭亲”的政治和正义立场,使之具有了更深刻的伦理性和难题性。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强势正义究竟要在多大程度上涵纳民众的身心感受,才可能避免最终被疏离和抛弃?本文有关“低调正义”的思考,指向的就是戏里戏外以某种至深情志和苦衷淬炼而成的“正义感”之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
《梁山伯与梁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是爱情剧,产生的时代也基本相同,在艺术上具有某些可比性。本文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审美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一个侧面阐述中西悲剧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情节结构安排,背景描写,人物刻画,尤其是主题思想的深化方面的比较入手,论述马克·吐温的创作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4.
从人物设置、人物心理、主题思想、表现方式等不同侧面,比较《哈姆莱特》和《海鸥》两个剧本。这两部作品,塑造了两个在新旧势力的夹缝中不断抗争、孤独品尝痛苦的年轻人,表达了两位作者对新思想、新一代的期待和惋惜的双重态度。  相似文献   

5.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现行全国高校通用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其第六编"元代文学"部分<白朴和〈梧桐雨〉>说<梧桐雨>第二折是写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乞巧排宴的,其实古今各种版本的<梧桐雨>第二折均无"乞巧排宴"的情节,这个情节应在第一折.另外,这本<中国文学史>还说<梧桐雨>的转折点是在第三折,其实应在第二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杨林》、《枕中记》和《邯郸记》的比较来考察“枕中一梦”故事情节、人物、主旨的嬗变情况以及作品间的承继因袭,从而挖掘体味作品流传嬗变后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名利场》的人物分析及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利场》中的主要人物鲜活生动,萨克雷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揭示了其小说的主题思想——当时的英国社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利场。  相似文献   

8.
言为心声。孙犁在《荷花淀》中成功地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展示了人物复杂、微妙、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本文试就此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木兰诗>的艺术魅力是多方面的,其中充满传奇色彩,一直引人入胜.首先是故事情节的奇特而充满着传奇色彩.其次是人物的战斗经历充满着传奇色彩.再次是人物的奇美的思想性格充满着传奇色彩.<木兰诗>是传统的老教材,针对它具有传奇色彩的特点和学生好奇探胜的特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老教材教出新意.  相似文献   

10.
梁红 《学语文》2011,(1):21-21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相似文献   

11.
京剧历来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京剧主要对唱词、念白等进行了翻译,其主旨是帮助外国观众了解剧情大意,使之体会唱词的意境和韵味,从而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因此,京剧翻译之前,首先要对京剧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将其与译语在文化、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为具体翻译打好基础.在京剧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京剧与其他文学体栽不同的特点,如舞台的瞬时性、大众性和视听性,遵循与字幕同步性和口语化的原则;对于富有诗性的念白和唱词,要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使译语观众能与原语观众-样对剧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对于京剧中文化的翻译,要遵循异化与归化平衡的原则,使观众通过译文了解一定的异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杨炯及其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华阴籍人杨炯是初唐时期重要作家,初唐四杰之一,又是一位长期被人忽视的秦东古代作家。他的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赋作上。其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冲破上官体流风,开拓了新的诗风;二是促进了五言诗的定型化。  相似文献   

13.
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反西方历来的文学传统,大都具有懦弱、顺从、女性特质被男性社会异化等特征,这一文学典型与卡夫卡本人的经历有莫大关联。从存在论心理学角度来看,卡夫卡生命中第一位女性(即母亲)在卡夫卡童年与成年时期,未能给予其完整的母爱,也未能在专制粗暴的父亲面前充当独立的力量保护他。母亲所投射的痛苦经历使得懦弱、顺从的女性形象成为卡夫卡印象中女性形象的典型,并成为其创作的原型。  相似文献   

14.
于谦是明景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家,他所执行的各项政策基本代表了明景帝的施政意图.于谦在景泰年间坚决反击蒙古、重点防范北方民族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他的南方民族政策并不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不能摒弃封建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立场,失却了南方民族的信任.  相似文献   

15.
杨慎羁身永昌,是保山五个世纪以来文化诗坛上最闪亮的巨星,研究著述达400多种,他的永昌诗展现保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与社会现实,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三顾茅庐"相关问题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备、诸葛亮君臣关系的建立经历了相互选择的发展过程:刘备看重诸葛亮背后潜在的荆州地区广大士人力量,从而他的访请也就具有表率作用以体现其赤诚待人的个性;诸葛亮重视刘备所拥有的相对实力并借之实现个人抱负,却需通过刘备的多次访请来考察其知遇和信任。最终,意图上的差异在“三顾茅庐”事件中得到了统一并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8.
丁玲与杨绛创作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为主流文学和边缘文学的作家,同时代的丁玲和杨绛是极具代表性的。在中国文学史的宏大视野中,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丁玲和杨绛,可以看到不同人生道路和性格心态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  相似文献   

19.
杨度一生中的政治思想变化较大,但这正是那个时代众多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追求真理的真实写照。他晚年思想的转变存在若干因素,不能简单地以政治投机论之。  相似文献   

20.
论杨潮观杂剧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潮观是清中叶著名的杂剧作家。他的杂剧着重表现封建官吏的生活 ,宣扬儒家的政治思想 ,劝善惩恶 ,整饬吏治 ,以达到洗涤人们心灵 ,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其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是民本思想。《汲长儒矫诏发仓》赞美汲黯矫诏发仓 ,解民倒悬 ,勇担风险的仁义精神 ;《夜香台持斋训子》歌颂 母教子有方 ,反对酷刑 ,主张善待百姓 ;《下江南曹彬誓众》和《诸葛亮夜祭泸江》宣扬禁暴非战 ,保民安民思想。他能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用自己的崇高人格、人品、人心来创作杂剧 ,把目光投向重大的社会问题 ,关心民生疾苦 ,表现百姓情怀 ;无疑在思想高度上已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