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那么应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呢?在面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问题时,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提升,多渠道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尤其是远程教育,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更好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从远程教育课程的设计、老年人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在线学习、评价方式的创新等三个方面入手,就提升老年人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出了自身浅薄的看法,以期为老年人的多样化发展贡献自身的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办学特点、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高校的成人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成人教育的发展进程,从办学定位、资源整合、师资建设等方面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成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老年人自身,造成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社会压力,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相对于城市,农村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农村养老问题也更为突出。基于对安徽六安寿县的农村老龄人口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现有困难,并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高老年人数字融入水平对于推动积极老龄化工作意义重大。老年人数字融入是老年人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参与的需要,是促进代际和谐和重塑尊老爱老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是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及拓展老年消费市场的动力源泉,也契合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推动老龄化治理创新的要求。为顺利推进积极老龄化,要从加强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保障老年人网络信息安全、开发"适老化"新媒体产品和推进全方位"数字反哺"等四个维度出发积极推动老年数字融入。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急剧老龄化的背景下发展针对老龄人的成人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我国老龄化成人教育在教育观念、经费投入、教学内容、社区老龄化成人教育以及老龄化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国外老龄化成人教育成功经验,可从转变观念、增加经费投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扩展教育课程内容、创新老龄化成人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我国老龄化成人教育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与综合社会水平的提升,社会各界对于老年人的各类需求有了更多关注。在老年人相关的社会工作中,融入文化教育的力量,促进老年教育发展,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从整体上来说,这是适老化建设的重要进程,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社会文化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来看,适老化的社会建设,也将会成为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目标,可促进银发经济的培育。为此,要对老年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需要对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以及老年人教育需求进行分析,并说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依托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罗建河  卢昆 《成人教育》2011,31(5):63-65
随着学校教育的扩张,定位为学历补偿教育的成人教育日益萎缩,形成了发展上的空间危机。要寻求成人教育的新发展、突破成人教育的空间危机首先要改变成人教育的定位,发展非学历的成人教育,要消除成人教育制度的时空界限,将老年人教育、农民工培训和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心。  相似文献   

8.
张旭  陈晓舟 《中国培训》2022,(11):106-109
<正>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深。《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表明我国对老龄化社会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并逐步向高端化、高技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建议。分析了老年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自身需求和必要性。指出社会应关心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老年人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发挥老年群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趋势日益凸显,老龄化程度持续升高。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通过问卷调研,从区域老年教育发展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老年教育在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提升老年教育水平,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努力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文鹏 《职教通讯》2011,(21):43-46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经济发展形势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老龄化所造成的冲击。针对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经济问题,成人教育日益显著的经济功能可以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提供一个正确方向。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终身教育系统中的成人教育在其地位最终得以确立的同时,也面临着主体成分降低、服务功能单一和发展动力扭曲的困境,我们必须从内涵定位、功能定位、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三个层面对成人教育进行新的定位。并使成人教育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系统,且选择社区教育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系统中的成人教育在其地位最终得以确立的同时,也面临着主体成分降低、服务功能单一和发展动力扭曲的困境,我们必须从内涵定位、功能定位、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三个层面对成人教育进行新的定位。并使成人教育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系统,且选择社区教育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从公正观视野下考察,成人教育具有教育对象多层次性、教育目标多元性、教育机会平等性和教育资源利用性等特征。但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并没有体现出这种公正观视野下的特征,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展失衡,在教育资源分配体系中处于不均状态以及成人教育自身发展的失衡,使得整个成人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因此,需要推进成人教育专门立法,明确成人教育办学定位;积极完善教育政策供给机制,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积极提升成人教育办学质量,明确成人教育发展的成人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逐渐老龄化程度加深,庞大的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日渐上升,国家也相应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推动老年教育的发展,但是对于老年教育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单纯的娱乐身心层面,与目前老龄化社会发展和老年人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相矛盾,并且由于认识的偏差和经费不足,对老年教育的投入也较少,造成目前老年教育发展不完善。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结合老龄化理论和老年教育现状的突出矛盾,从社会观念、管理机构、资源整合、资金问题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社会进入老龄化,老龄化问题成了社会的关注焦点。传统老龄化将老年人看作是消极的对象,对社会没有贡献。积极老龄化则认为老年人是积极的社会力量,可以发挥余热,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或者从事其他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老年人参与旅游志愿者活动不仅有助于老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而且有利于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健康老年化,丰富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塑造中国旅游的国家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科学定位不但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而且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要保持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定位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现状,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着眼全局,注重于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突显特色,对其成人教育办学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8.
积极老龄化理念倡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城中村的老年教育存在教育理念保守、运行机制不畅、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相对缺乏的问题,在健康维护、社会参与和政策保障等层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秉持积极老龄化理念,创新老年教育运行机制;扩大老年教育资源,平衡教育需求与服务供给;设置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课程,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创新老年教育方法,提升老年人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双创型"成人教育是一种面向成人学习者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养成人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提升成人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双创型"成人教育已经成为提升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内的"双创型"成人教育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办学力量薄弱、办学热情不高以及效益与责任不相匹配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成人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甚至僵化,不能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以及对成人教育整体认识的不科学等。有鉴于此,高校在发展"双创型"成人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定位其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等提升我国高校"双创型"成人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时代,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迫切需要老年人自身、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全力推进和谐老龄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