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评价是依照教育目标要求对学校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评定估量,是保障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评价体系,实现了从政府单一主体评价向政府、学校、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转变,从重视硬件设备评价向学校内涵发展转变,从以分数为主的升学率竞争评价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但评价标准难以摆脱"名"与"实"两难困境、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积重难返、构建多元参与的学校评价体系仍举步维艰等问题影响着学校的育人质量与发展.未来,对标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校评价应超越结果与绩效,回归过程与改进,继续坚持以学生和学校发展为核心的过程评价,坚持基于底线思维的标准评价,坚持基于放权赋能的政府评价与社会评价,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学生学业评价问题已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本位"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从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反思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机制和教育行政化模式中存在的人本缺失现象,运用人本主义理念重新审视这些教育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无疑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与价值:教学改革在目标、内容、过程评价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需要;学校教育管理中要以教师为本,创设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解决当前教育管理"去行政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之后,评价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临着可不可评、评什么和怎么评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与学校正在开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也引起了讨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概念、内容和目的上存在异同。学校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经验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提供了启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在评价目的上要明确评价的价值追求,落脚于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评价的主体上,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形成评价育人合力;在评价的方式上,以理清思维方式为起点,以科学的证据为依据,以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为载体。  相似文献   

5.
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的视角,认识我国开放大学质量评价的内涵,既要从整体性出发,关注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又要关注和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及适应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制度,形成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学校自身多层面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体现全面、开放、多元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中职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欠佳,礼仪知识、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对学生走向社会、步入职场无疑是十分不利的。改革礼仪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新加坡基础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新加坡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了"为生活而学习"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应具备的价值观、态度以及技能,内容涵盖改革中小学学业评价体系、推行学科分级全面计划、加强课程教学等方面,是一次较为全面的教育改革."为生活而学习"教育改革的特点为:注重培养学生21世纪素养;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学校评价体系改革;推行"学科分级全面计划"与拓宽中学后教育途径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劳动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重大发展问题。中职学校要发展,必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变化,及时调整目标,要更新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弘扬个性发展;把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  相似文献   

9.
仪式教育活动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推进仪式教育活动能使学生获得"感染力""顿悟力""成长力";在活动推进策略上,教育者要明确主体是"学生"、内容要"鲜活"、评价要"跟进",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独特经历与特色的教育思想家。他在研究与领导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进程中,十分关注社会主体的人的教育问题,并作过一系列深刻的论述,其中关于教学改革的思想与观点,寓意深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系统地研究毛泽东的教学改革思想,发掘其哲学蕴涵,对我们指导当今的学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毛泽东教学改革思想首要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调要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学校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有机交合的活动,为有效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智慧得到发展,这些因素的交合活动就必须具有逻辑性、科学性,必须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在社会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适应社会,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和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有证据显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学校,在学校的课程和学校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实然"的课程是给定的,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也只是对课程的解读。希伯特等人认为这样的课程存在的最主要问  相似文献   

12.
从课堂教学角度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根据学校课程安排情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通过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延展阅读面、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和专题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教学做合一是最重要的方法论,其目标为培养具有生活力的人,做是其中心和关键点。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过分关注书本知识和理论的教条灌输,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无视具体的社会环境以及应用环境,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借鉴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教材要贴近学生和现实,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有关省200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状况的调研,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评价主体缺失,有效性不强;评价方式单一,全面性不足;评价内容偏窄,科学性不够;评价功能较弱,激励性不足等。为此,通过构建来自评价者、评价对象双方的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运用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设计全面系统的针对教师教的质量以及学生学的质量的评价内容指标;用评价信息的反馈、评价结果的公开来促进评价对象的改进和发展等解决对策,以期用评价推动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65):138-139
在学校管理集权型背景下,学校对政府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容易滋生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教学改革阻力加大、教育评价权力过于集中、阻碍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等问题。学校与政府联动,构建目标协同、主体互动和智慧共享的协同育人共同体是学校治理发展的方向。确定政府与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协同育人的组织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纪律约束机制及多元评价机制是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余清臣 《教育学报》2013,9(1):13-20
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整体建设学生的价值世界,全面提升学生的价值品质。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冲击着传统的核心价值,致使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失去了稳定的核心内容体系,因此系统研究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价值的基本内涵,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的价值主体应该是兼具"社会性"与"个体性"的人,因此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应该以社会和谐—人生幸福为中心来建设,最终形成包括终极理想层、生活精神层、公共生活层、个人生活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体系。基于这个内容体系,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加强:要进行系统的价值教育、要抓住核心价值层次和核心价值条目、要注意协调各个价值品质层次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定位具体价值的内涵、要适度加强价值理性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是来源于办学实践又作用于办学实践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它回应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召唤,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传承了学校文化;具有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生态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其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学校办学宗旨、主体对象、目标取向以及功能定位等诸多内容。贯彻实施办学理念,要落实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要面向生活世界建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环境;要倡导实行“主体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同时,要以校长发展为着眼点,以教师发展为立足点,以学校发展为生长点,以社会发展为制高点,为实现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8.
评价改革及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方面反思我国评价改革,指出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评价者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学生主要是教学评价的对象,作为被评价者接受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口号是正确的,却并不必须通过让学生成为评价者来实现;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是最根本的,但并不是反对提倡和重视发挥评价的教育等其它功能;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可缺少,但简单地将其与学生发展对立起来则是错误的;评价标准应当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针对具体的评价对象和目标有所区别,而不是非此即彼;评价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受到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制约,这是教育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一纸试卷或一篇文章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基于提高课程实效性的目的,安康学院大学语文课改团队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建立了以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抓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杠杆的课内课外教学及实践活动,对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借助本校"2016年三年级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中学业水平、学生问卷的量化分析,在区与校的数据对比中,研究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生认同的"优势项目"以及数学学习中"问题所在",肯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梳理学生数学学习中师生关系、学法教法问题形成的原因,积极探求解决途径,针对性地实施跟进式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