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发展给传统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带来挑战和机遇。《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对于进一步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的历史时期要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创新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就必须贯彻依法治教理念,立足于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展开放大学功能,推动灵活学习,完善社区教育,重视培训创新,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2.
紧紧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继续教育新理念、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热点问题,剖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新生态和新的价值诉求,继而从多维度探讨了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教师继续教育的智慧生成。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出现给继续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有利于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有利于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推进继续教育方式的创新,同时,继续教育也面临网络教育发展迅速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缺乏监控与评估系统的问题与挑战。为此,可从"革新继续教育观念,树立继续教育新理念""转变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全面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制定教育品牌战略,完善学校网络平台""完善继续教育创新协同合作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推进继续教育发展模式革新。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冲击,也导致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教师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也难免受到时代的冲击,时代的发展呼吁出现能够顺应新时代的教师角色,而处于传统角色定位的教师则不得不寻求转型。以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传统意义上教师角色的定位,指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所面临的危机,最后试图找出教师角色转型的出路,即要从被动者、保守者转型为接纳者和学习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型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从教学的实施者转型为探索者和开发者。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考试模式具有固定性的特征,需要在特定的地点用纸质闭卷考试的方法考查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这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来说存在很大的不便,特别是会出现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问题。工学矛盾的产生不仅要学习者的学习压力和质量大幅降低,还会阻碍潜在学习者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高校继续教育考试模式要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上进行大力的创新和改革,打造网络化的考试平台。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带来了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引领并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新常态,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主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变高等教育自我评价为客户定义高等教育价值,以协调发展思想取代局部调整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理念,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高等教育服务模式。与此同时,"大平台+小前端"的共享教育将成为未来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跨区域教育合作联盟势必在高等学校联合发展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上,快速反应正变得比预测市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催生了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即"互联网+文化产业"。四川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劣势。在此背景下,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充分理解"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个性化定制的方式推动四川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酒店业正面临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行业转型的双重压力,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酒店业正在从营销、渠道、传播、支付、消费者体验等环节,重新定义行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传统酒店纷纷融入"互联网+"大潮,以开放共享的用户思维全面进入转型阶段。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与财务工作的诸多方面已深入融合,面对互联网+给财务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新功能,财务人员需要为应对互联网+财务做好充分准备,基于互联网+,浅显阐述财务人员应如何进行继续培养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研究高校继续教育混合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关注“互联网+”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人员虽然不断增多,但此种教学模式依然存在问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提高高校继续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需要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类型、特点、作用,注重此类资源的积累与开发,并培养一支专业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善于沟通互动、素质水平高的混合教学团队,设计与时俱进的继续教育培养方案,深化高等继续教育与5G、VR、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做好高等继续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精细化设计,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形式被广泛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也在逐步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不断提高了英语教学有效性。为了有效地探索如何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该文结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探索了引入“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具体途径,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理念的广泛应用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与压力,大学英语教师要时刻创新课程改革方向、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拟从"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的策略研究,"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探究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机遇,“互联网+教育”开始引领着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潮流。高职继续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构建适应高职继续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基于此,以高职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互联网+教育”对高职继续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构建适应高职继续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教育”的高职继续教育模式和平台构建,以及高职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控的方法。通过构建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职继续教育体系,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推动高职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为其他类型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进了电子商务的成熟与完善,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营模式的同时,也给众多物流企业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在对物流业"新常态"下发展特点以及"互联网+"物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物流业转型路径。指出物流业应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产业融合,优化经营策略,提升服务质量,主动进行转型升级以应对"新常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不仅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还承担着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必须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同时,也对教师固有的角色、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教师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领域出现新的思想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不但成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而且成为一种教育变革的思路,在以互联网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条件下,远程继续教育获得较大的发展机遇,创造数字时代下的新型教育生态,同时,也为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成长提供多种远程支持平台,为教师终身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推动各类、各级教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教育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与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许多初中生物教师开始尝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生物学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改革。但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仍有不足之处,使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基于互联网+背景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既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又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是"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继续教育的自主学习有三个明显特点:思维方式的重塑;学习时间、地点的自主支配;学习方式的交互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需要采取如下途径与措施,以提高继续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改变学生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提高学习交互性。  相似文献   

19.
信息社会的发展必然触及教育领域,移动互联网为大学课堂的网络化构建了技术平台。传统课堂的"互联网+"转型升级必要且可行,关键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达成优势互补,这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活、教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在农村教学中,也要求科目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要能够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更好的教学转变。这就要求农村教师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科目教学素养与教学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地落实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