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第14-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数量与射手特征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第14至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参赛队进球情况,对进球的数量及射手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和验证现阶段足球进球基本规律,提出实战运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时空特征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第14~17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进球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探索、发现足球进球的时间和空间基本特征与规律,并提出实战运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主要时段、射门得分区域、进球进攻形式、进球方式、射门部位及进球队员的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场均进球数较往届相比呈下降趋势;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尤其是临近比赛结束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场中路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定位球进攻是创造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进球方式以直接射门为主;射门部位大多是脚射,特别是右脚;前锋队员是主要得分选手。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147个进球战例,对导致进球局部进攻战术配合进行研究,得出: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有126粒最终是通过局部进攻战术配合觅得射门得分机会的,主要通过斜传直切、斜传斜切局部进攻战术配合推进至1区或2区最终获得射门得分机会的,其他局部进攻战术配合形式导致的进球数较少、运用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5.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进球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对17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中的161个进球进行分类统计分材,揭示了高水平足球赛进球的规律和特征,明晰了当今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潮流与动向,探讨提高射门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161个进球特点做了分析,与前四届进球情况对照,发现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上下半时前后15min是进球高锋,下半场三个时段进球数相近;短传和长传球是攻入对方三区的主要战术方法;边路进攻和流动进攻战术进球都高于前四届,边路传中进球是得分的主流战术;定位球战术是球队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禁区外射门得分高于上届;前锋队员得分呈逐届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球门正面2、3区域进球最多,是防守的重中之重,6、7区是远射的最佳区域;比赛的最后15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期,防守时应集中注意力;直接抢点射门进球最多,前锋队员是进球的主力;中路进攻入球最多,突出中路进攻、加强边路进攻是趋势;通过定位球战术进球53个,比例在上升,已成为球队进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19届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共145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本届世界杯平均每场进球2.27个,上半场进球数较为平均,但是下半场各时段进球数逐渐上升且延续到补时阶段,进球高峰期出现在61-75min时段和临近全场比赛结束前76-90min时段;进球方式主要以脚背内侧为主;另外头顶球已成为本届世界杯高空作战的主要得分手段,平均进球达到16.55%;进球主要区域集中在2区和3区,球门区域以低角度射门为主;传切配合仍是主要有利的配合方式。定位球战术成为本届世界杯不可缺少的战术手段,平均进球26.9%。进球形式大部分是在4次以内的传球配合下完成,各位置进球得分最多仍是前锋队员,平均进球达到59.44%。  相似文献   

9.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每场平均进球仅为2.30个,进球主要区域仍然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所占比例较高。定位球发动进攻成为进球主要形式,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后卫和中场球员的进球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有效进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进攻的特点。结果表明:把握机会能力是取得进球的先决条件;中路渗透、远射的进球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战术方法;射门方式以脚射门为主,其中抢点脚射最多;前场组织发动进攻的进球率最多;前锋队员是本届杯赛进球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法国第15届欧洲杯与巴西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中路是取得进球的主要通道;抢断球是最有效的获得球权的方式;抢点是形成进球最主要的射门方式,其次是接控调整;边路传中战术是运用次数最多的边路进攻战术;中路进攻中,短传直塞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助攻传球方式.球员的个人基本技能更加全面,传球与跑位更加丰富多变,彼此之间长短传配合更加默契与精准,防守中抢断球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球队更加重视对于球权的掌控,并依据球员风格特点形成自己独到的打法.  相似文献   

12.
对第十八届足球世界杯四强球队——意大利队、法国队、葡萄牙队和德国队进攻与防守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揭示现代足球比赛的特征,把握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为我国足球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两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的现场统计及对比分析表明,中国男排的后排进攻同99年世界杯赛时相比,得分率明显提高,后排进攻的整体水平有所增强。但同本届世界杯赛的前三名队相比,中国男排的后排进攻在进攻效果、质量及速度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对第19届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左半区的进球数比右半区的进球数多,比赛76-90 min是进球的高峰阶段,进球射门以右脚射门为主,抢点射门是主要的射门方式,前锋队员的进球数〉前卫队员的进球数〉后卫进球队员的进球数,前锋队员在27-29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前卫队员在24-26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射门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点球点至球门线附近。  相似文献   

15.
世界杯足球赛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宣传海报出现,1966年第8届世界杯足球赛,首次设计了一只卡通狮子,成为日后世界杯吉祥物设计的一个里程碑。此后,吉祥物便成了世界杯的传统并不断发展,成为世界杯形象的主导因素之一,它归属于视觉传达系统,成为世界杯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外围赛亚洲区预选赛A组比赛中中国队射入的13粒进球的一些相关情况研究,中国队的进球在第一循环居多,在主场进球居多;直接射门是中国队主要得分方法;定位球是中国队的主要得分手段;边路是中国队的亮点;中后场队员是射门进球的主要执行;在发起进攻和助攻方面后卫队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总体看中国队战术思路对头,临场应用合理;队员心理上趋于成熟;前锋得分能力不足,进攻手段单一,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和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关键球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7年与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关键球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与世界其他强队相比,中国女排一次进攻特点突出,弱项不弱,防守反击存在问题较多,发球、拦网环节各有千秋。建议中国女排在2012年奥运会备战周期着重解决好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