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科学的“真理观”向科学的“建构观”的转变。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科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对科学知识的不同选择,对教学主题的不同设计、教学话语的不同使用,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评价。教师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以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教师科学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师科学观的含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启示和建议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关于教师科学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本方法 ,了解中学师生对科学素养概念的认识 ,了解师生对我国现行物理课程及科学教育的评价 ;并对我国科学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 ,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理想与理想科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科学课程理想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对科学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类社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的期望。通过寻找科学内在的规定性、科学活动的过程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顺序,可以把科学“转换”或改造成理想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7.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离是科学自身发展对混为一体的科学一个否定。近代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又在进一步实验和实证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升华,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其间经济科学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提倡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 ,因而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形成了一种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是基于消除师生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迷信 ,回归“科学自我”的理念 ;另一方面是基于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模式对我国小学科学课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最早提出“科学小说”概念并大力推广之的是梁启超。但梁眼中的科学小说并不局限于传播科学知识,他认为“科学”还应包含形而上的精神,优秀的科学小说必须蕴含深刻的哲理。梁启超的这种看法与他一直以来对政治文化的关注密不可分,他对“科学”的理解最终还是指向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百年来,现实的吁求,政治经济问题的直接充当了我们科学教育的思维起点,以至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形成健全的民族科学教育理念,使科学意识并没有深入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未来的科学教育必须在充分反思教育与科学自身处境的基础上,协调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民族心理、心智训练与知识掌握、普及与提高、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以谋求自身乃至民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史的本源价值是其元认知价值——展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辉格式科学史给学生呈现出一副歪曲的科学发展图景,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者价值观的错位,即教育哲学中的知识中心主义、科学哲学中的素朴经验论和历史哲学中的移时史观;直接原因在于科学家的一些"不当行为"与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科学、科学家所持的刻板印象相冲突,他们按自己的刻板印象去重塑科学史。科学课程应变辉格式科学史为真实的科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的本质看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大科学,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活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大科学观决定了科学教育应从分科走向综合。科学教育的综合不仅是自然学科内部、自然学科之间的综合,还应包括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综合,实际的综合程度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科学哲学中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之需要。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时,不应忽视科学与其他文化样式的关系,尤其是与宗教的关系。在研究科学哲学中,应当避免一种轻率的态度,即轻言科学将完全战胜宗教甚至取代宗教以及轻言宗教将消亡。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整合利用有限的政治学科教材资源,促使优秀教材脱颖而出,提高政治学研究和教材利用的效率,有必要对目前政治学界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本文以苏州大学图书馆所藏324种政治学科类教材为调查样本,主要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认真研读和客观分析,肯定其优点,发现其缺点,对当前学界政治学研究总体状况和政治学基础研究现状作了一个总体的评估。笔者经过深刻的剖析后得出如下结论:今后政治学科研究及教材的编写要力求做到原创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现在课程改革中讨论的比较热的“科学课”和在我国曾被比较多关注的“综合理科”的关系,谈了我国未来课程改革的趋向,并就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讨论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着眼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文科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从人文科学中独立出来,同时,人文科学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人们去深入思考人文科学的意义,以迎接人类所面临的更严峻艰巨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人文科学含义的历史变迁的分析,试图明确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WTO,学术期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学术期刊必将呈现出学术期刊学术性加强、学术期刊突出地域特征与专业化、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手段现代化、学术期刊国际化与规范化四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本质教育近年来广受关注。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学段的科学本质教育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英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科学本质教育的因素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都对我国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教育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理解视野中科学与教育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解释学来说 ,“理解”意味着意义的自我揭示与价值的生成。科学并非只能“说明”,同样需要“理解”。理解科学已逐渐成为当代科学教育的新取向 ,从意义生成的角度而言 ,科学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This mixed‐methods investigation compared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instructional approach and context of nature of science instruction on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75 preservice teachers enrolled in four sections of an elementary science methods cours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i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nature of science (implicit vs. explicit) and the context of nature of science instruction (as a stand‐alone topic vs. situated within instruction about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These treatments were randomly applied to the four class sections along a 2 × 2 matrix, permitting the comparison of outcomes for each independent variable separately and in combination to those of a control group. Data collection spanned the semester‐long course and included written responses to pre‐ and post‐treatment administrations of the VNOS‐B,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a variety of classroom artifacts.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with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profiles of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GCC/GW). These profiles were compared across treatments using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to assess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ur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who experienced explicit instruc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mad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gains in their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struction was situat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GCC/GW or as a stand‐alone topic. Further, the participants who experienced explicit nature of science instruction as a stand‐alone topic were able to apply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nature of science appropriately to novel situations and issues. We addre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teach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teacher preparation course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c. J Res Sci Teach 48: 414–436, 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