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回归生活的目的——为了学生发展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要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一个主要价值是回归生活世界.<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要根据课程目标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可见,回归生活成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在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方面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在生活情境教学中经历地理思维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行地理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教学中感知生活、理解生活、回归生活、追求生活,从而体验成长过程.以使学生具备地理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4.
许娜 《文教资料》2007,(27):85-86
教学回归生活是新世纪教学论发展的趋势之一,它是针对当前基础教育脱离生活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从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来看,生活是教学的本源,教学回归生活是教学与生活本然关系的体现和必然要求。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加强教学、教师和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活化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但是,当“回归生活”成为一种主流的课堂教学文化后,我们发现这一文化有着三个不同的层面,或者说现在的课堂教学有着三种不同层次:1.回归生活是为了再现生活;2.回归生活教学是为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3.回归生活教学是为了引导学生超越自己的生活,创造更有价值的生活。到底孰是孰非,怎样才算真正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教学本身具有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生活对于教学也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显示出其活力与价值。教学不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准备,而是要纳入到学生现实的生活中。回归生活的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向有意义的人的发展与构建,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意义。只有回归生活的教学,才可以促使主体多元智能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励学生要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并且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中实现体验学习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循环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教育理论界探讨的学术热点,但对于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及如何回归有诸多争论。教学回归的"生活世界"指的应是学生的现实世界、经验世界,其具体的回归的策略应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文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开展平等对话,重视教学民主。  相似文献   

9.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既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又能实现人的发展,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在导入环节链接生活、提问环节贴近生活、活动环节走进生活、教学语言回归生活,引领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并创设情境,打开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通道,知行统一,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