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因此,认识教师劳动特点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劳动特点是什么呢? 一、热爱专业和热爱学生的统一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教书。在学校中,育人离不开教书,教书不能忘记育人,这里体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教师有三种不同的境界: 一种境界是把从事教师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含有“谋生手段”  相似文献   

2.
《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曾教导过我们:“学校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 以上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书必须育人”。教书育人是个整体的概念,教书和育人是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书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它都是通过教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达到育人的目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育什么样的人和怎样育人。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在现阶段,我们党的教育所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难,这是大部分老师的共同体会,但相比育人来说,育人更难。从终极目的来看,“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指向。能教书不会育人,极大部分教师都处于这个层次。把满座的学生都转换成分数,用分数来定“优生”、“差生”。教师自己也以分数来衡量自己的成绩,为能教出高分而沾沾自喜。会教书又会育人的教师属凤毛麟角了,占的比例不高。育人的人是把学生当“人”看的,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分数。  相似文献   

4.
实施高校师德建设的“五个一”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城工学院现有10个系29个专业,在校学生4101人,教职工833人,其中专任教师386人。近年来,我们重视抓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总结前一段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对下一步工作的研究、思考,我们认为,抓好学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需要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一、坚持一个宗旨──教书以育人为宗旨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整体,两者密不可分。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目的和宗旨,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为“育”而“教”,以“教”求“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文化(或精神)的交换过程。在这一交换过程中,有知识的授受,有智慧的开启,也有生命的润泽。尽管目前人们对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还是指导作用,抑或是辅导作用等观点,尚未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教师是在不断地从不同层面发挥育人功能。在学校中,人们往往认为教师“育人”主要是通过“教书”来进行的。其实,教师育人功能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本文试就教师育人功能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就教方家。一、教师以情有人功能心理学上,情感具有信号和感染这两大很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育就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是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提升的统一。这个过程,不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标。“现代学校”就其教育目的性而言,要求我们关注人的人格的培育,实现人文与科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目的是双重的,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体。但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应做到“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为此,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现、人才现、学生现。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自身素养是英语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德育的关键 “教书”和“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天职,而“育人”是教育最崇高的使命,要“育人”必先育德。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教学态度,无不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所以,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时刻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行为的具体执行者。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殷切希望,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是《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使命。“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教书是教师育人的基本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目前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只教书,不管育人”,教师只教知识、业务,而不去想、不去碰学生的思想问题。“我教书,也就育了人”。笔者认为,教书是有政治方向性的劳动,没有育人的精神,只能说“教了书”,而“教好书”是不可能的,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必然带有思想倾向,没有无思想性的知识,数理知识的教学能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以及良好的思想品…  相似文献   

11.
王少墦 《科学教育》2006,12(5):48-49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思想教育是师生心灵的接触,灵魂的碰撞,是教师用生命与学生的对话。在教育教学中,要教好书并不太难,而要育好人却并非易事,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在建立新型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看待学生是前提育人先知人,有知人之明,才会有育人之法。首先,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平等的人,有个性的人。青少年学生心目中渴求尊重、民主、平等,他们个性突出,人格尊严意识强烈。教师要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育人。不管教师本人是否认识、是否承认,“教书”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这一主导作用呢? 首先,教师既然处于育人的主导地位上,学校领导就必须重视教师政治素质的要求和  相似文献   

13.
要摆正教书与育人的位置湖南省益阳教育学校蔡泽华有的教师把教书当成硬指标把育人当成软指标。对学生的知识有高要求,而对学生政治品德的衡量却是低标准。有的教师则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认为育人是学校领导和政工干部的事,教书才是他的真正职责。有的教师言行不能为人...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和塑造人,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表现方式不同。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教书和育人达到教育的目的。育人涵盖在教师教书的过程中,在"教"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的。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其核心内涵包括教育信念、教学智慧和教师的自我反思。育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常说“教书与育人脱节”。这未免失之偏颇。其实,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的统一体。教书过程亦育人过程,即教师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同时也在客观上必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乃至情感、意志和性格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这就是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客观规律。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力量。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和育人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教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从教书的角度来说,教师是“经师”,从育人的角度说,教师则是“人师”。 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以自己的博学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高等学校对“教书育人”习惯上是这样理解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教好书(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培养人(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割开来,于是便有“某某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荒唐指责。再加上每年评选“教节育人”先进集体和先进  相似文献   

18.
何谓教师?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教书育人的人。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甚至包括教师自己)一般简单地将“教师”理解为教书即教学生知识的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育人”这一项内容。由此,给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学生造成了几多伤害,我们的教育也就被扭曲成为应试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试和好分数而教知识,学生为考试和好分数而学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分数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心中共同的宝,这宝中有几许无奈,几许被迫。分数高可以迈进好的小学、中学乃至重点大学,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家长对学生及教师的考核…  相似文献   

19.
教育包含着教书与育人两个道理,教书是一项严肃的课题,而育人却需要一种善良、美好、和谐的气氛,给学生造成一种清新、欢快的濡染,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永恒而完美的爱心。著名作家王兵说:“只要把整个身心全部投入到教育之中的人,心中才会有爱的春天。”而我们每一名教师,带着这春天般的爱心,迟早会迎来群芳吐艳。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师是教师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书”又要注重“育人”,“教书”就是向学生“传业、授道、解惑”,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