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卉 《教师》2012,(9):40-40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新课改要求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下局面: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演示实验,全班学生看热闹,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下面作者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以及近几个月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理论中,我们早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把所有的知识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下面。我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淡自己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没有活动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得以发展的基础。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相似文献   

4.
吴光莉 《贵州教育》2020,(Z1):19-20
<正>一、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不符。这就是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一、树立学生主体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易于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地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10年新课改的洗礼,中学历史教师逐渐确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在作为学生发展主阵地的课堂,学生发展主体的地位远远没有牢固确立,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很难突破“考试中心”、“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藩篱。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落实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课堂地位,教师备课的重心就应该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设计上来。  相似文献   

7.
杨静 《华章》2009,(14)
高等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取得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既阻碍了数学的健康发展,也抹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该点燃,激励,启蒙,传道,授业,解惑!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没有主体的唤醒和参与,学习不会真正发生;教师再敬业,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就像再爱孩子的母亲也不能替代孩子生病一样。  相似文献   

9.
张从标 《考试周刊》2013,(96):59-6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形成主体意识,那么在教师所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即使有兴趣,其学习也只能是被动的。因此,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以"预设"为前提,以"再现"为旨归,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尽管人们很早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概念,但事实上教师既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体",也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主体"。那么,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实际上起着什么作用或处于什么地位呢?多少年来,一个"主导"的提法,竟把教师放到了"超级主体"的地位。什么是"主导"?《现代汉  相似文献   

12.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似乎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教师仍在  相似文献   

13.
陈小妹 《现代教学》2014,(11):62-62
写作必须有经验和语言积累,学生不读书就没有积累,再好的人生体验也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而教师不读书,就不可能明确学生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更不可能进行有效指导了。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写作。教师在实践中探究学生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引领学生,精准地进行指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相似文献   

14.
一、制约影响“学为主体”实现的主要因素 “学为主体”,即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主动学习自育、生动活泼发展、充分发挥潜能的主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症结,就在没有真正实现“学为主体”,社会和学校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学为主体”的良好机制和氛围。许多教师和学生还不清楚“自主学习”这类素质教育概念及其内涵。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相当复杂,但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建构,忽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展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重知识传授、轻素养发展的状态使得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无法实现数学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确定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认识世界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却仍然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质量没有真正得到提高。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转变教学观点,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本拙文试图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论述语文教学主体性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主体人格培养。为此,笔者在长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心论是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何者为中心的理论。其发展轨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继而发展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伴随教学过程中的始终,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是一个不可分离统一整合体,只有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和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时刻交互作用影响,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形成班级学习共同体,提高课堂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这一主体,开发主体,发展主体,而且在课外阅读、综合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增强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