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科版七年级(下)数学课本中安排了《感受概率》这一章内容,在学习概率之后于《概率小史》一文中提出一个“分赌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聪 《宁夏教育》2005,(1):71-72
1.制定的目标要“活”。数学实践活动有别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课外活动课,它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能力、培养数学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思维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其活动目标的侧重点在于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独立完成,是否独立探究,是否与同伴交流合作等。因此,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要求的尺度、标准就不能划框框追求统一,而应具有弹性。  相似文献   

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新教材从2004年下半年在江苏省范围内统一使用,教材有不少新的特点和亮点。但如许多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样,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教材,略抒拙见,以期注意,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景艳 《素质教育》2006,(6):20-21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教学实践为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理解与分析、教学设计思路与说明、教学过程实录与点评,初步感悟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的有效路径,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需下放"做权"和"学权",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考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操作题”思维空间大、形式活泼、情境新颖别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为此,近年来它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描述苏科版数学补充习题七年级上册P69页第3题: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的只数就是你的羊的只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1只,这样我们的羊的只数就一样多了.”问两个牧童原来各有多少只羊?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的整合,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最终实现学科教学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双赢"。因为数学课具有实践性、综合性、过程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重视实践体验,以实现数学的综合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数学学科  相似文献   

9.
10.
吴星秀 《福建教育》2005,(12A):42-42
数学活动为拓宽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这方面的—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王泰臣 《四川教育》2007,(10):37-37
【活动再现】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师:如果老师给你一条毛线,你能用它围一个长方形吗?(学生踊跃举手,请生A演示,先将毛线打了个结,试着围了一下,然后望着老师。)师:怎么了?  相似文献   

12.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好的切入能促成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6节“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怎样切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我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及反思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龚莉 《福建教育》2005,(9A):36-37
数学活动、实践活动课应该如何设计?应该关注什么?是不是只要活动了、实践了、体验了,就行?解读课标,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分三个阶段:第一学段,获得生活体验。培养合作交流等情感态度;第二学段,解决简单的问题,获得一定的思考方法。学会独立思考;第三学段,探讨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个学段以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为主线,各有侧重,按“经验——方法——能力”逐层提升。实践活动既要考虑内容的实践性、操作性,也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发展,使之在活动中内化、在实践中提升。  相似文献   

14.
把数量关系的研究转化为图形性质的研究,或者把图形性质的研究转化为数量关系的研究,这种解决问题过程中“数”与“形”相互转化的研究策略,就是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让“数”的抽象与“形”的直观结合,使问题的解决既直观又“入微”.当然,更多的时候需要以“形”的生动和直观认识“数”,帮助数量关系的建立,将问题简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观察、研究、分析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逯旭章 《青海教育》2007,(11):49-49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实践活动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谭华建 《考试周刊》2013,(84):79-79
苏科版数学教材中设置几何知识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学会认识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及其描述这些特征的方法,形成相关的概念.另一方面,借助于平面几何创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剖观察能力、合情推理能力.然而有的学生认为几何知识很难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中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的延伸、巩固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内在潜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苏科版数学教材依据课改精神,每册均增设了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力求与教材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一步强化教材  相似文献   

19.
一、在实践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不仅要注意引导他们对图形和实物进行观察比较,而且还要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如,可以这样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概念:请(学生)从一点引出一条射线,换个方向再引出一条射线,看一看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角)再画出一个角,并把画的过程说给同伴和老师听听.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能够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有机配对、填充、组合。2.能探索图形组合的不同方法并能做记录。3.体会变化、操作的乐趣,获得空间组合、观察、想象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