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锚固区混凝土锈胀开裂后构件的锚固可靠度的变化情况,采用一次二阶矩方法分析了锈胀裂缝的长度及宽度、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以及配箍率等参数对混凝土简支梁锚固可靠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保护层刚开裂时,锈胀裂缝长度对锚固可靠指标β0的影响很小,此后,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β0有了明显的降低;保护层厚度和锚固长度的变化对β0有相当大的影响;改变箍筋的直径或间距对锚固抗力的影响很小,因此,β0变化的幅度也很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预测保护层开裂的时间以及分析锈胀参数 研究方法:基于混凝十的各向异性损伤,建立考虑钢筋腐蚀产物混凝十三者不同力学性能的钢筋锈胀导致保护层开裂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腐蚀产物对钢筋混凝土界面区的孔隙和混凝十开裂裂缝的填充效应,采用了非线性分析算法,预测了开裂过程中每一时刻混凝土构件的应变与位移场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间,最后将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 1.当混凝土出现裂缝之后,随着腐蚀产物对裂缝的填充,混凝土的环向拉应变的增长速率减缓;2.选定钢筋的型号、直径以及混凝土的强度之后,可通过增大保护层的厚度来减小钢筋锈胀开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8根不同锈蚀率的FRP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纵筋锈蚀率对FRP加固梁的裂纹开展、破坏模式、承载能力以及延性和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钢筋锈蚀率的梁发生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中等锈蚀率的梁钢筋屈服后,钢筋与混凝土界面发生黏结滑移,最后FRP剥离破坏;高锈蚀率的梁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强度便发生黏结滑移,最后发生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钢筋锈蚀越严重,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降低得越多.试件RCB-1(锈蚀率为0)的承载力为115 kN,而试件RCB-7(锈蚀率为20%)的承载力仅为42 kN.与FRP加固未锈蚀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FRP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较高.试件RCB-1和试件RCB-7的最大跨中挠度分别为20 mm和35 mm,而试件RCB-5(锈蚀率为10%)的最大跨中挠度达到了60 mm.  相似文献   

4.
依据有关的试验结果,探讨了钢筋砼结构中砼表面裂缝和钢筋处裂缝宽度及钢筋锈蚀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钢筋产生锈蚀的原因,认为以砼表面裂缝宽度作为钢筋锈蚀的度量标准不尽合理,控制钢筋处裂缝宽度防止钢筋的局部锈蚀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钢筋开始锈蚀后的混凝土梁荷载-挠度特性的变化,并利用荷载-挠度曲线反推钢筋锈蚀程度,进而为预测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行为提供新的依据。创新点:1.通过模拟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建立计算荷载-挠度特性的数值方法。2.利用新建立的方法,评估结构内部钢筋锈蚀程度。方法:1.通过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作用,得到端部滑移量对应的作用于钢筋上的荷载值。2.将滑移量-荷载值关系导入钢筋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模型中,对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前后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关系进行模拟。3.在不同钢筋锈蚀程度下对已知荷载-挠度关系曲线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荷载-挠度曲线计算,拟合出相似的荷载-挠度曲线,进而预测结构内部的钢筋锈蚀程度。结论:1.随着钢筋锈蚀程度的不断增加,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明显下降。2.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可以模拟钢筋锈蚀加剧后的挠度发展变化。3.利用新建立的数值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结构内部的钢筋锈蚀程度。  相似文献   

6.
从施工角度出发,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粱板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裂缝的措施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计算方法,首先对66根民国时期钢筋的力学性能、12个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9个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保护层厚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梁的真实材料强度和结构构造.然后结合案例分析,将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计算方法分别与中国、美国和欧洲当代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计算采用容许应力法,安全系数为3.55~4.0;当不考虑地震作用时,民国时期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计算方法要比中国、美国和欧洲当代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计算方法更加安全.结论可以为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变形变化引起的屋面梁板裂缝,采用增强结构的抗裂能力及减少材料收缩、允许梁板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变位以减少约束、做好保温隔热等措施,即“抗”、“放”、“防”三种措施并用,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可以有效的控制有害裂缝。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解决传统人工图像处理方法在农村公路路面病害检测中存在的效率低、结果不客观、大量数据无法及时处理等问题,考虑农村公路路段分布特征,集成ResNet50路面分类和改进的YOLOv5裂缝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农村水泥路面裂缝智能检测方法.利用不同训练策略、不同网络深度进行对比,构建了基于ResNet50的路面高效分类模型,实现农村公路水泥和沥青路面的自动判别.创建了包含18 028张农村公路水泥路面裂缝图片的检测数据集,开展单阶段和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对比试验研究,获得兼顾检测精度和效率的优选检测算法.在优选算法中融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策略和优化回归损失函数,有效解决了图像中多尺度裂缝漏检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检测精度.应用所提集成方法对农村公路水泥路面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路面类型分类准确率为98.4%,裂缝检测准确率为93.0%,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运用于农村公路水泥路面裂缝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液化天然气混凝土储罐泄露工况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采用液氮制冷和浸水融化的方式,开展了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超低温、冻融循环、预制裂缝、是否掺加钢纤维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制裂缝宽度在冻融循环后呈扩大趋势.当冷冻温度为-80℃时,预制裂缝相对宽度扩大1~2倍;当冷冻温度为-120℃时,预制裂缝相对宽度扩大2~5倍.与未掺加钢纤维的混凝土试件相比,掺有钢纤维的混凝土试件经历力学性能试验后仍能保持较完整的外观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冷冻温度降低而减小,掺加钢纤维后则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柱下交梁基础宽度按传统的刚度分配法计算的不足予以分析,提出用增大系数对其进行修k正,并给出值的求解方法。工程实践表明,修正后的方法简明实用,且计算的精确程度符合设计规范要k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加固的层数、横向锚固方式以及加固梁的初始条件,对比CFRP和GFRP的加固效果,对B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1层BFRP,2层BFRP能明显提高加固梁的强度和刚度;BFRP的加固效果介于CFRP和GFRP之间;混凝土的初始裂缝对BFRP加固效果影响很小.试验中加固梁的失效形式多为弯曲裂缝引起的界面剥离破坏.从提高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来看,沿全梁粘贴U形箍的锚固方式不如端部锚固效率高.最后,将5个加固指导规程中给出的CFRP剥离应变计算公式推广到BFRP加固中,得到保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速,交通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公路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的把控非常关键,由于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且桥梁梁板裂缝问题较为高发,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高速公路桥梁梁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试图通过改进施工技术的方法来消除桥梁梁板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砌体结构墙体裂缝存在的危害性,探讨了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砌体裂缝的控制标准,从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及温度和干缩裂缝两方面,提出了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裂缝识别算法在复杂环境下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激发多框检测器(SSD)算法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原始SSD算法中不同分辨率先验框数量的组合,实现对存在噪声的裂缝图像的高精度裂缝识别.在真实场景和实验室中采集足够数量的裂缝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利用椒盐算法对裂缝数据集添加噪声模拟复杂环境中的裂缝图像.在识别裂缝数据集时,对改进方法与原始SSD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始SSD算法和改进方法识别裂缝的准确性均随噪声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高密度下添加20%等级的椒盐噪声时,原始SSD算法识别裂缝的准确率仅为31.7%,而改进方法的准确率则高达93.0%.因此,改进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可用于复杂环境下的裂缝识别.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仔细地分析了桥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桥梁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板开裂及房屋顶层墙裂缝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治墙体裂缝的处理措施和房屋基础设计应以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ANSYS程序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商用程序ANSYS对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以考察不同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过程,详细介绍了基于ANSYS程序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数值分析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对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粱的刚度变化、破坏特征、截面应力分布、裂缝发展和钢筋、混凝土应力及应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