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面破绽     
何小波 《教学随笔》2007,(12):21-22
激情导入——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诗人及此诗的资料——诵读古诗,初知大意……课按照我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像:“想像这位母亲在儿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注意透过画面想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内心。”  相似文献   

2.
何小波 《教书育人》2007,(12):39-40
案例《游子吟》教学片断: 激情导人,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诗人及此诗的资料,诵读古诗,初知大意……课按照我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像:“想像这位母亲在儿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注意透过画面想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内心。”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在轻松的课前热身活动中,孩子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被进一步激发.正式上课.张老师在表扬了孩子们后,出示并板书课题,然后请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4.
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刚开始板书"题西林壁",下面就有学生叫起来:"我已经会背了。老师,这首诗您不用教了。"又有学生喊道:"我连诗的意思都背下来了。"……其实,课前我已经从侧面了解过学情,知道大部分学生已把两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因此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我不动声色,把课题写好了  相似文献   

5.
我校举办观看名人名课录像活动, 我有幸欣赏了特级教师施建平教学古诗《泊船瓜洲》,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最深的是施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思维、想像,使学生通过直观感觉,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其教学过程可用八个字概括:创设情境,情景交融。下面介绍一下教学过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候课是指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我们学校平常的课前2分钟预备也是候课的一种。"课前2分钟古诗"是常见的候课形式,但缺乏新意,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谈古诗、唱歌曲、做主持、巧谈话、勤默词、读美文等活动丰富这一候课内容,让课前组织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7.
一堂理想的古诗鉴赏课应始终充满美,但在现实教学中很难做到。一则古诗教学案例引发课堂"美的失衡"问题:前美有余,后美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课堂"生成实力"不足,导语不接地气,功利应试机制排斥对美的体验,以致古诗学习目的不甚明确。  相似文献   

8.
一次教研课,我上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前我查阅了厚厚的资料,摘录了大量的笔记.上课时,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入了迷.课后,我等来的"赞美"却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我的听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而我上的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多少?他们是被我教"明白"了还是被我教"糊涂"了?学生的回答果然是:"这么一首看似简单的诗歌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显然,我把他们教"糊涂"了--他们已经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学习古诗了,而是即将入门的"古诗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范清华 《湖北教育》2007,(11):45-46
你能想象得出用《青藏高原》的旋律来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中国功夫》的曲谱唱《登鹳雀楼》是什么感觉吗?在我尝试组织的"古诗新唱"活动课中,"借来新曲唱古诗"这一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星期五最后一节是语文课,学习《古诗三首》课中,我播放了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用《送别》的曲调演唱了《渔歌子》。学生们感到很新奇,没想到学古诗还有这种学法,这么有趣。我告诉学生:我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是用来唱的,可以谱曲唱,也可自由唱。学生一听兴致高涨,纷纷要求:"老师,我们也唱,好不好!"下课了,我给学生布置作业: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曲子,下周一上一节"古诗新唱"课。布置完毕,学生们欢呼起来,我又向他们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徐莉剑 《辅导员》2014,(15):101
正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古诗词诵读经典已成热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多形式、化零为整的无负担、无压力式"每日经典诵读"活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持续有效的目的。一、自由式背诵古人云:少年背书,如刻于石。少年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将古诗的背诵渗透在每天的空隙中,让学生在反复的、无意识的朗读中,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背诵。每周一首古诗,选择一位"小老师"提前布置好任务,做好准备,课前三分钟由小老师跟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讲解一下作者和诗的大致意思。这一周的每节语文课前一、两分钟,小老师都会主动领大家读这首古诗。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领读古诗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除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外我还在早读中出操时、  相似文献   

11.
黄桂林 《云南教育》2003,(25):32-33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只是它比画的蕴涵更丰富。古诗中丰富的形象和意蕴只有通过想像才能充分把握,离开了想像,无论多么优美的诗句也只是抽象的文字符号。新编小学语文教材,将原安排于中高年级学习的部分古诗前移到了低年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教学古诗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感受诗句丰富的形象内涵和情感内涵。现结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五首古诗,谈谈自己的粗浅之见。一、调动积累,大胆想像相关的画面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大多通过形象的描述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而这些形象又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1郾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韵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2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像、记忆、动手等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活动准备与规则1郾多媒体电脑、有关课件。2郾整理学过的古诗。3郾把学生分成4队,每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教古诗三首(江苏省编小语11册19课,即: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陆游的《示儿》、清朝龚自珍的《杂诗》),采用“授之以法、辅之以导”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我之所以进行一番苦心回顾,为的是把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总结出来,为在课堂上交给学生,便于他们学习古诗时有所遵循。我归纳整理成“学古诗四法”,即:一学生字初读诗;二破疑难串句意;三找诗眼探思路;四观全诗悟诗情。新授开始,我在交给学生“一学生字初读诗,二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草>.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5.
我坐在桌前,书房的灯光使得整个房间在深夜中显得异常明亮。电脑屏幕上是我准备参加区里的赛课而设计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经过前两次的设计和磨课,我的教案正在变得渐渐成熟,但我的内心深处却仍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古诗教学本来就是我的弱项,当初在报名参赛的时候,我和其他老师们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课文曾大伤脑筋。貌似什么文体都可以选,但从独特性上来说,还是古诗较好。于是,基于"锻炼自己、学习探索"的目的,我们就将人教版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3.初步了解文包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文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相似文献   

17.
徐虎 《成才之路》2010,(35):43-43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闪光的瑰宝,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古诗教学,使学生愿意阅读品悟古诗呢?根据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作者及时代背景、教学时引导学生复习回忆背诵古诗、利用生字熟读古诗,以便学生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根据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像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下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第一首。教学过程一、导入,理解诗题1.导入:友谊是什么?在李白的心中,友谊不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间深厚之情,也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对朋友远去的久久凝望之情。现在,我们来学习第20课的第一首古诗冥冥《黄鹤楼送孟浩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课堂教学中,我的工作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所以,着力营造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兴趣是很有必要的,一旦氛围活泼,学生必然活跃,课堂也就注入了活水,课堂上也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一、课前活动,让学生兴奋起来课前一分钟,进行有效课前组织,才能变杂乱为有序,变慵懒为兴奋。所以,要利用自习、阅读课或课外,让学生学唱古诗,学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