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论互联网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全面的影响,也使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网络时代,认真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每个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
李翠霞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0(6):74-75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脑网络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群体,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是令人忧虑的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03年1月),25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4.9%.而18岁以下的网民则已经增加到17.6%。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对其身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消除或缓解这些负面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在创造着人类。人类在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同时,也深受文化所制约、所引导。暴力与文化,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暴力文化这种现象到底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日俱增,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新传媒的出现,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使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生活资源,使青少年的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媒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并不在于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被运用的方式。我们的态度是正确规范、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5.
乔艳芬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5-76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青少年沉溺于上网,影响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本文就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在如何对青少年上网进行正确引导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建康教育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7.
影视文化具有极易被青少年所接受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所传递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当今影视普及的大环境下,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27)
榜样具有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榜样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力不同。进一步增强榜样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力,需要创新榜样教育方法,拓展榜样教育途径,提高教育者的榜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o Xishuang President professor tutor of doctoral candidates at Institut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Director of Linguistics Application 《教育研究》2007,(11):16-18,24
媒体语言通过其赖以存在的介质形式、所宣传的内容、宣传内容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消解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可用行政规范、媒体自律、家庭调节、学校引导、自主选择等渠道和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能否树立友善价值观,不仅关系中小学校德育目标的达成,还关系个人未来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分析青少年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对选择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路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万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99-102
网络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负面的作用,网络成瘾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就青少年网络成瘾对其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行探讨,从而使青少年能正确认识和利用互联网,避免产生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2.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对当代青少年来讲,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势文化,无政府主义倾向,对青少年心理意识和角色意识的影响,网络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即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与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减少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留守中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我国人口流动的学者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中有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家庭称之为“留守家庭”,将该家庭子女称之为“留守子女”。本文将正在上中学的这些“留守子女”称之为“留守中学生”。“留守中学生”思想、学业及品行状况令人堪忧,笔者认为,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留守中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是加强和改进这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4.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全明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76-78
本文概述了网络成瘾的一些基本问题,阐述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互联网热”的背景下,力图冷静,审慎,全面地看待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对网上的信息情况做了介绍,把互联网定位于位工具,资源,指出了其对教育作用的局限性,对一些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概括了其对受教育者伦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李寒梅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21-25
现代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理解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影响的关键,是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生活伸延和分离的影响,这启发我们要使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和现实思想道德教育区分开来,重视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处理好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关系,注意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一是确立主导性教育体系及主导性教育价值取向,二是重视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三是通过学校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内容,四是鼓励青少年发挥道德养成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也使大学生们思想观念、思维空间、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讨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网络生存对青少年主体性成长的影响以及教育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体性作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成熟的综合表现,是教育工作者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根本内容。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网络生存此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更多自由、平等,能生物形象地虚拟现实。因此,网络生存就更能使青少年实现心理上和虚拟行为的自由、独立以及对自我的观照,并锻炼网络生存主体能力。同时,网络生存的虚拟性以及网络信息的复杂性,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主体性成长,为此,教育工作者要给予青少年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由于网络的即索即取全球交互特征和传播内容的隐匿、自由、开放、异化等特征,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及日常行为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网德失衡现象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应尽快制定科学的大学生网德行为准则,建立系统的网德行为管理和监控机制,优化网德教育环境,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信息素质,同时,还要加强与世界网德教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振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6-92
互联网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对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不同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构成和不同收入群体,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入探讨互联网对未来社会群体生活方式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及其走势,是当前互联网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