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问是教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课堂语言形式,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则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目前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提问指向性不明,过于空泛,难度大;提问缺乏新意等,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提问只有遵循启发性、梯度性、双边性等原则,才能使语文课堂提问成为一种高超的创造性艺术.  相似文献   

2.
教师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学生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提问是授课的常用教学手段,也是讨论法、谈话法、引探式等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师有良好的提问艺术则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之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便于在教学中灵活、自然地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目的与功用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目的就是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去应用所学知识,这两方面是具有永久性的。此外,提问还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秋杰 《成才之路》2009,(23):79-80
对于每位从事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而言.课堂提问是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常见教学行为。因而,问题教学法也就成为了大多数历史教师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但长期以来。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效能认识不够,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执教者匠心独运、精当巧妙的提问。好的课堂提问.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重对话,从而短时高效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笔者在授课杜甫名作《兵车行》时,就课堂提问艺术作了些探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发展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精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深化学生情感的有效路径。审视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之现实表征,却难以彰显课堂提问的精妙艺术。运用课堂观察量表,以王崧舟的《慈母情深》为例,分析教师的课堂提问之现实表征,提炼王崧舟语文课堂提问艺之术特征,以期探明课堂提问艺术之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黄立贤 《考试周刊》2012,(81):25-25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互动方式。作者试通过《祝福》这一课例,从总起、引思、深入、拓展四个角度探讨提问的技巧,以期对有效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中的《热往哪里传》,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学生根据实验要求.逐步进行实验操作,然后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整节课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做实验,学生进行观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在这个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调整了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善问是教师的基本功,善问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对于提问应该驾轻就熟。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总是满天飞,或对不对,或是不是,学生盲目作答。答对的学生洋洋自得地座下。答错的学生惶恐不安的站着。教师问,但不善问,没有明确听目的性,提问的火候掌握的不是恰到好处,问题没有层次,答案缺乏科学性。作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教学活动,提问不仅是信息加工和反馈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是组织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开启思维之门,提问功不可没。提问质量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刘丹 《辽宁教育》2006,(9):36-37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好,回答不出来,验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相似文献   

10.
提问策略是四年级重要的学习内容。《蝴蝶的家》是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落实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分类问题、选择问题、解决问题四个环节,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具体方法,形成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质疑问难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是学生的权利。早在古代,提问就是学生求教的主要途径。学生有疑惑时,必须向教师提问,而教师则应从其职责出发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仍未引起重视,教学方式由原先的一讲到底变成了一问到底,于是出现了“十万个为什么”似的满堂问,学生被问得晕头转向,连独立思考和读书的时间都被挤掉了,当然也不可能向老师提问了。还有一些教师虽然也知道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但就是不敢让学生提问。究其原因主…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传授知识的方式,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途径。教师每一节课都要提问,如何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可以调解课堂教学气氛,沟通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智慧,优化教学效果。在课堂提问中,既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又要兼顾学生个性的差异。下面谈谈笔者对此问题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王俊平 《广西教育》2014,(25):76-76
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怀疑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且抱怨学生不会提出问题。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似乎这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这让笔者备感疑惑:难道学生真的不会提问吗?为此,笔者展开了一次教学尝试,将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性质》一课作为探索的例子,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在提问中讨论和探究,借此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将这视为"问学"课堂的新尝试。教学片段:《小数的性质》学习之前,笔者将学生分组,并设置了如下问题:1写出你对小数性质的三个发现;2提出小数性质的  相似文献   

14.
梁俊飞 《中学文科》2009,(18):75-75
学生不会提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教学法也得到不少教师的重视,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答形式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很多师生的问答都是假的,因为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  相似文献   

15.
罗进美 《河北教育》2005,(14):38-39
在音乐的伴奏下播放李白的诗句‘嗪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秦朝统一中国。”由此导人课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小小"动物园"》是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习作内容。教学这一习作内容,教师要吃透教材,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出问题,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材料,并借助绘本,让学生学会提问的策略,掌握了习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卫平 《考试周刊》2011,(82):164-164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诱导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媒介物。尤其在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新课改中,许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够,提问的原则把握不准,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把握提问的原则、优化问题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的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教与学有机结合以及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同时也有一定的可能和基础。但要取得实效,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的艺术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课堂教学程序的策划。  相似文献   

19.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并要研究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学生积极高涨的学习情绪,与教师的情感教育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师生间的情感就像物理学中的引力场一样,无形地存在于每堂课的始终,影响着每堂课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