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与“无穷概念、逻辑”相关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分析了“概念、逻辑、悖论”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比了无穷理论体系中三个组成部分新、旧内容之间的主要区别,即经典无穷观和新无穷观,与“无穷”相关的经典数量体系和新数量体系,与“无穷”相关的数量形式的新、旧处理理论和技术(比如极限论)。进一步分析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家族千百年来悬而未决且不断繁衍壮大的原因,事实证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在对这三个悖论所揭示问题的研究工作中那种“忽视基础理论研究(重形式-轻本体)”的思路一直是错误的。得到明确的结论,现有“概念-逻辑”、无穷理论体系基础的缺陷使人们自古以来一直无法知道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是“三胞胎”悖论,它们生于、养于、受保护于现有知识理论体系,与该体系共存亡,在现有知识体系中不可能单独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悖论;人类2500多年来艰辛却无果的“无穷悖论”史证明了经典无穷理论体系中与“潜无穷-实无穷”相关的各种内容是错误的、必须抛弃;注重“概念-逻辑”的研究,构建、研发以“无穷规律、性质及其载体”为基础的新无穷理论体系及其相关的逻辑体系,是解决这“三胞胎”无穷悖论悬案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
小说创作,是作家心灵感应和生活体验的产物。通过作品和资料,了解作家“心灵感应——艺术创造”的全过程,可以全面了解作家与生活、与时代、与历史的关系,从中发现时代生活对作家心灵艺术感应发生的深远影响,洞悉作家心灵触发、感染、思索、升华的轨迹,从而正确认识小说创作的“秘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语义悖论”困扰人类理性已达两千年之久,迄今尚无定论。本文给出了自我否定句的定义,并进而指出,典型的“语义悖论”——“强化的说谎者悖论”、“格雷林悖论”、“理查德悖论”以及“说谎者悖论”均为自我否定句,从而为统一消解此类“语义悖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约束与限制,原有的写史模式要求书写历史要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观照生活、构架情节。新时期以来,尤其在小说领域里,一批继起的作家迫切希望寻找一个叙说历史的新思想,新历史主义小说应运而生。新历史主义小说对历史母题的解构,集体性显现出非常鲜明的“悖论束”,如历史的可能的真实,意义的在场与缺席,历史的空间化等修论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论述的“遵行规则”悖论一直是哲学界探讨之热点,维特根斯坦本人也没有给出明确、清晰的消解方案,而是将其和“语言游戏”、“意义即使用”、“私人语言”等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文章基于对“遵行规则”的解读,阐述悖论产生的原由、论证其消解,指出悖论反映了维特根斯坦的反“意义心理观”,突出他对语言本质的理解院语言是生活形式中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独特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悖论”,决定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在哲理思考的观照下,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逻辑悖论的思维方式渗透其文学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描写路线,即定旨、写实——滑蜕、荒诞——真实、合理,滑蜕构成这条描写路线的核心,而其又来自于生活的逻辑双重性即矛盾性的碰撞,形成表层的冷静叙述与深层意蕴的巨大的艺术张力。无论其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均体现了逻辑悖论的特点,它熔铸了卡夫卡对现实的哲学思考,同时又是彻头彻尾艺术化了的,反映了作者心目中“异化了”的世界图象。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的冲突语境的主要体现在:以“忠”和“义”为基础的冲突思想;以英雄和贼寇为中心的冲突形象;以反抗和招安为特征的冲突旨归等方面。时《水浒传》冲突语境悖论意蕴的探讨,有助于认识文学本身的特征,昭示小说人物悖论存在的本质和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增长的极限》一书暗含着增长悖论,增长的极限是这一悖论逻辑运行的结果。该书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全球人口——资本系统进行研究,其研究视角体现了全球性、生态性、系统性和量化性四个特征。基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工具,该书不仅揭示了增长的悖论属性,而且使悖论的演进成为可以测度的轨迹,这就为我们从实践上解决悖论奠定了认知的基础。增长悖论的演进分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期、艰难期和崩溃期三个阶段。在破解增长悖论问题上,梅多斯等人的思想经历了由“世界平衡状态”概念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他们认为只要国际社会尽早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经济增长的崩溃是可以避免的。他们与学界的可持续发展观对我们理解高质量发展具有认知意义,高质量发展是以确保和改善生态质量为前提,注重经济质量与效益,兼顾社会质量的提高,着眼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建军教授析出的逻辑悖论“三要素”,即“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和“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为澄清逻辑悖论的本质认识及其基本结构奠定了基础。“三要素”内在地包含了分析逻辑悖论的基本方法,解决逻辑悖论的基本路向,以及解决逻辑悖论的一般评准,为充分发挥逻辑悖论研究的方法论功能与认识论价值奠定了基础。“三要素”在逻辑悖论研究的历程中具有历史性界标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视野是文学创作的某种限定力量,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同一意象或行显的审美意义差别极大,如关于“蛇”的象征意义、“红杏出墙”的处理、“英雄好汉”与“骑士”的评价,无不体现了这一点。文化限定一方面赋予文学创作以现实规定性,另一方面又限定了作家的创作;一方面成为创作的参照系和依傍,另一方面又成为创造力的束缚遏制。因此,便产生了创作中二律背反的悖论。  相似文献   

11.
创作与爱——从《真情永存》试析安德森的创作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依德认为,创作是个人的,是个人内心感受和愿望的实现。荣格认为,艺术创作是非个人的,作家在创作时,是“更高意义上的人”——“集体的人”,是肩负着并铸造着人类无意识的、精神生活的人。弗洛依德和荣格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各有侧重与合理性,但都不能概括作家创作的全部内涵。安德森以小说的形式在《真情永存》里透露了创作的“秘密”:创作一部作品需要爱作动力,创作一生的作品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2.
最近,著名武汉作家晓苏推出了他的又一新作——短篇小说集《吊带衫》(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版),堪称当下校园讽刺小说的新收获。十年前的1998年,晓苏出版了第一部大学生活小说——长篇小说《大学故事》,以“审丑”的视角与“黑色幽默”的笔调描写世纪末怪诞离奇的大学校园生活景观,  相似文献   

13.
个人、自我及其相关话语构成中国现代认同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个体与社会、国家、民族及其他群体的复杂关系。作为沈从文人生词典中的关键词,“乡下人”对于沈从文有着对于其他作家如萧乾、李广田等(他们都自称是乡下人)不同的意义,它不是一种自谦或自诩,而是来自于边远湘西、有着苗族血统的作家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它对于沈从文有着根源上的意义。这个有着复杂内涵的悖论性概念,在造成作家内在分裂的同时形成了作家的越界性写作。  相似文献   

14.
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研究生就读人数呈快速增长之势;又因文科具有设置专业“热门”、评判标准“软性”等缘由,扩招压力更多地落在了文科学位点上。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不在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逆向选择”行为将不可避免。目前,个别高校已开始实施“学位获取与论文发表脱钩”的“新政”,虽不能将此与逆向选择行为等同视之,但由此引发的多重悖论不得不察:如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不善研究的悖论,平时不习文与毕业出好文的悖论,容许圈内认定与不愿圈外认同的悖论等等。对之如不引起警惕,滑坡中的文科硕士生培养质量将一无阻挡地加速下滑。  相似文献   

15.
以三种形态的道德哲学悖论——道德理性的逻辑悖论、伦理世界的实存悖论以及伦理生活的生存悖论为例,检视道德存在形态的悖论合理性;说明这种合理性从否定性的否定转换成真实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悖论即无论假定其真或假,都可必然推出与假定相矛盾的结论的命题。本文根据悖论的这一基本性质,以《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数学小辞典》两书中的讹传为例,对“谎撒者悖论”的古典表述及其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历来被人们当作悖论的“撒谎者悖论”,如假定其原始命题为假,并不能必然推出与假定相矛盾的结论((?)—/→P),故而它不具备作为悖论的基本条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进而揭示了造成这一历史误会的根源,并尝试纠正这一错误,给出“撒谎者悖论”的正确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以男女作家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为切入点,探讨男作家笔下的女性书写——“他塑”的“疏离日常”与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书写——“自塑”的“亲近日常”这一明显的差异,并探究其中的原因和体现的性别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8.
预言悖论是关于“知道”的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在当代悖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诸多名称中,“预言悖论”这一名称更好地体现了该悖论的本质。博弈论的思想和分析方法较为恰当地揭示并刻画出预言悖论中所包含的关于认知主体的意图和行动的语用成分,因而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9.
美国犹太裔作家辛格的短篇小说《第三者》讲述的绝不仅仅是世俗意义的第三者,“第三者”极具象征意蕴:不仅指游离于两种文化和传统的菲格贝恩夫妇等犹太人,更指孤独、异化了的现代人。他们是失却了信仰、身份,找不到归属的充满矛盾和悖论的“第三者”。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在省、市、自治区考试题以及一些学校自编的语文测试里,出现了这样一类题目: 分析下列作品集;1、《王右丞集》。2、《临川先生文集》。3、《范文正公文集》。4、《司马文正公集》。5、《昌黎先生集》。6、《文山先生全集》。7、《嘉祐集》。8、《惜抱轩全集》。9、《稼轩词》。10、《刘梦得文集》。11、《太史公书》。12、《贾长沙集》。13、《李太白全集》。14、《柳河东集》。15、《樊川文集》。16、《七录斋集》。17、《饮冰宝诗话》。18、《杜工都集》。19、《魏叔子文抄》。20、《定庵全集》 1、以“字”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2.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3.以“故乡”、“祖籍”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4.以“住室”、“书屋”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5.以“官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6.以“封号”、“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诸如此类的题目,既可检验学生对作家及其生活朝代的熟悉情况,又可考查学生对古代著作命名方法之认识,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