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安时期是伤逝文学的基本形成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伤逝作品无论从体裁、题材、思想上都已经趋近成熟,为后代伤逝文学奠定了基础。但其在相对全面的时候还存在不平衡性,即缺少悼亡题材的伤逝作品,本文将从时代和社会文化两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揭示建安时期的悼亡主题在文学里其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南宋爱国女诗人蜂起,无论从创作队伍的人数上,还是从诗歌内容的深广方面看,都是空前的。特殊的时代出现的特殊文学现象,南宋女诗人们在我国妇女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悲歌。由于南宋女诗人身处社会不同阶层,经历不同,其爱国主义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也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3.
对文学"终结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信多媒体时代文学的生存处境,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文学的“终结论”或“消亡论”。无论从文学内部本质特性来说,还是从人类普遍的审美性及当下文学更生存续的发展势头看,都很难得出文学走向“终结”的结论。但这也警醒人们应重新考量文学发展的多变情势,充分看到人类的文化能动性与文学的自律性,以积极引导并推进文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的文学叙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姆逊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他的《政治无意识》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且极富挑战性的作品。在文中,詹姆逊坚持认为无论从任何批评角度出发,文学阐释都首先并且最终是政治和“社会象征行为”。本文首先分析詹姆逊的文学叙事理论,进而探讨这一理论的理论来源,最后指出它的意义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外国文学研究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者的视野和采用的理论方法相关.以<神曲>研究为例,新时期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虽然在探讨文学作品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和作家的思想感情、人生经验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在对作品内在形式结构的阐发方面差不多是一个空白.由此可以认为,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应该在形式结构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具体应怎么展开?西方现当代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虽然在文学形式探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人们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它们或只强调文学形式之普遍永恒的一面,或只强调文学形式之具体多变的一面,因而未能揭示文学形式之变中有不变的运作规律,未能为人们深刻挖掘文学作品的内在构造指出科学有效的路径.刘勰关于文学形式变中有不变或者说不变中有变的"通变"结构理论给人们启示了一条将结构主义对普遍性的探讨与后结构主义对变异性的探讨融为一体的独特的研究之途,不失为一条科学有效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而在魏晋这个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玄学,作为一种哲学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重情”角度着手,简要论述魏晋玄学对文学自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罗兰·巴特及他的作品,笔者着重论述其作品《作者之死》中的主要思想。在其作品《作者之死》中,罗兰·巴特强烈反对文学研究中的"以作者为中心",行文中他声称作者的意图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其结构论哲学思想之上 ,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们一反传统批评家以作品内容为本体、以作家的主观精神为动力的文学叙事观念 ,提出了以文学结构形式为本体、以文学法则程式为动力的新叙事理念 ;德里达从其解构主义思想出发 ,深刻洞察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过分强调文学叙事的普遍统一性而完全忽略了它的具体差异性的致命弱点 ,提出了一种以具体多样的话语文本为本、以能动多变的个人天才创造为动力的新型的文学叙事理论 ,将西方的符号叙事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影视网络日益占据人们文化生活的新媒体时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存在的必要性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除师范院校和有意深造者外,大部分学生今后不会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理论,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存有困惑。实际上,文学研究任何时代都是人文学术和文化传承的核心,文论知识则是追求高雅审美趣味的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人文修养。如何使文学理论的讲授变部分有用为全体有用,变忍受教学为享受教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建设团队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从多个角度论析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使命与策略,对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很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罗兰·巴特将文学看做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符号结构系统,同时也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包括文学在内都应该是一个记号系统,这种符号学的系统构建了罗兰·巴特文学的"现代神话"。罗兰·巴特的文学符号理论,表明了他对文学概念的看法和理解,在文学理论界掀起了一次大变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鲁迅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评价为线索,梳理鲁迅在文学观念和艺术创作方面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继承和批判。我们发现,鲁迅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以改造国民性为中心的文艺观念和借鉴外域文化方面,深受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鲁迅对改良主义文学的崇儒复古非常失望,给予了中肯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有进化论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现代性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观、女性文学史观等多种文学史观。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的文学"是其发展中或隐或显的整体线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因此,以"人的文学"文学史观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既符合文学史的史实,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胡风人生与艺术追求的独特性首先可概括为一种"透彻的真实"。这种"透彻"来自于对现代中国最底层的富有质地的体验。这与其称之为"现实主义",还不如根据他坚守文学的社会介入需要,努力推动直面底层生存真实的追求,将之总结为文学上的"社会派"。胡风文学追求的成型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他对鲁迅式的独特"社会派"文学传统的认同和体验,是这一文学的壮观景致让他从中汲取了巨大的力量。当然,较之于鲁迅本人,作为文学思想家的胡风似乎承受了更多的理论的压力,也依然存在着某种无奈的对真相的"牺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当今社会培养创造力人才的进程中,其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今丰富多元的社会,信息数字化及大众传媒等一些外部新环境对文学鉴赏和创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与视角的改革要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基于此,通过转换鉴赏思维和视角,并结合传统经验和时代需求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中国"热闹派"童话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儿童文学流派。虽然"热闹派"童话在新时期曾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但对其是否是文学流派却一直未有定论。借助艾布拉姆斯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方法,从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方面来研究"热闹派"童话,可见中国"热闹派"童话具有文学流派的特性和价值,是新时期童话创作中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疆文学创作的不断发展,现代新疆文学研究也走过了发生、发展、繁荣的历程,并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作家创作综论、作品赏析、新疆文学整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有广阔的掘进空间,如对新疆文学的地域特色可作进一步探究,对新疆文学的民族特色可做多角度分析,也可拓展更开阔的性别研究视阚。  相似文献   

17.
文学伦理起源、成形于先秦诸子学说的倡导和文学对社会伦理教化功能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并随中国社会的变迁而流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占据正统政教地位的儒家诗教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社会伦理功能,并使之成为影响制约历代文学的主流文学思想。及至近代,剧烈社会动荡下的文学伦理表现出对人文精神强烈的重溯倾向,文学返璞归真。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伦理在政治文化的过度牵制下而异化,并一度疏离文学话语本身。新时期,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文学伦理的倡导和回归,已然成为当下文学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必须。  相似文献   

18.
文本社会学是奥地利学者皮埃尔·V·齐马提出的社会学批评理论。他充分地汲取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克里斯特娃的符号学,在文本与社会之间、文本各层次之间、文本生产与接受之同、文类体系与社会体系之间构建了互文性。文本社会学将“互文性”作为其理论核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既经验又批判的社会学批评方法,可以成为中国21世纪文学理论多元化中的一元,而且还能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和谐沟通提供一种精致而有效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9.
《饶舌者》是加拿大社会现实主义和左翼激进思想相结合的开山之作,在新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视域中具有典型性和整体性特征。小说描绘了加拿大社会从传统田园模式迈向现代城市工业化的全景及其复杂性,呈现出巴赫金对话理论模式下的不同政治意识形态、阶级价值观、阶级话语之间的对比和对抗,并为加拿大社会发展憧憬了一幅社会主义蓝图。小说在寻求解决诸多对立矛盾的途径中,从文学手法和政治意义上发生了从草原现实主义到城市社会现实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巨大转变,并对加拿大左翼作家和左翼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宋时期,模拟诗风尤盛前朝。这一时期模拟的对象扩大了许多,在魏晋文坛备受重视的汉乐府和无名氏的"古诗"依然是模拟的重要对象;此外,建安文人和陆机在其所处的时代及刘宋时代都获得很高的文学赞誉,也因此成了刘宋诗人竞相模拟的文学名家;阮步兵体和陶彭泽体都是深受玄风影响而出现的新诗体,也是诗家摹写的对象。刘宋时期的模拟诗创作表现出对前代文学接受鲜明的特点:对传统文学的接受回归,对华美诗风的偏好,兼容、开放的接受思想。这些特点影响着当代和此后文学的接受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