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冬岩 《吉林教育》2004,(11):35-35
体验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教育是让少年儿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会、思考,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在各方面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3.
4.
德育专题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围绕着某一主题开展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有组织性的道德实践活动.这类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地开展,目的明确,主题突出,活动有序.学生在统一组织中共同参与,互相启迪,获得道德体验,并由此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下,我校确立了“体验生活、张扬个性、多元展示自我”的德育办学理念。展开说,就是避免单纯说教式的德育方式,而是通过创设种种情境,达到让孩子们扮演一种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的体验过程,真正唤起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理想效果。围绕这样的办学理念,我们把体验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开展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必须立足时代特点,遵循德育工作“小、近、实”的原则,突出学生的道德体验。在实施中要以“四个任何”为抓手,有效地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这是扎实开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紧紧围绕“五爱”、“五自”和“五种良好习惯”,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是扎实开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目标。以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系列化、主题化、社会化、主体化,提高了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无德是坏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才无德是无赖,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纵观新时期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其道德面貌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表现出了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发展要相适应的可喜局面。就学生个体(特别是农村初中生)而言,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陷,如心中无德,唯我独尊;柔弱无助,意志脆弱;自卑闭锁,封闭心灵,行为怪诞;知行背离,屡教不改;坏习惯很多,好习惯甚少,品德较差,德育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8.
卢春梅 《教育导刊》2002,(10):10-12
传统的德育模式,只把学生看成是教师"教"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情感需要和道德内化.学生由于缺少参与,缺乏深入实际的道德体验,因此对外部的道德规范要求难以唤起共鸣,以致无法从内心里真正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体验”已成为当下语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课标“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体验.给予学生体验的条件,创设足以引起学生重视体验的氛围。从而改变现状,让学生的情意丰富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活用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姜勇 《中国德育》2005,(12):43-44,60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贴近学生生话.设计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正丹东市六纬路小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创立了"体验德育,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品牌,营造了学校中处处是德育,事事有德育,人人抓德育的德育工作氛围。一、创建"体验德育"品牌,明确工作目标德育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任务、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我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今时代,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意志、协作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德育工作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这就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诸多德育手段中,感化、强化及内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工作是否具有实效性,跟这三大手段的运用得法与否颇为相关。   一、感化:德育工作的开端   感化同单纯的说理灌输不同,其主要特点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情理交融、以情感人。换言之,就是用“情”温暖学生的心灵,使之感到有出路有前途,从而促使德育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下去。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促使人积极主动地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感化工作理…  相似文献   

15.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怍起着导向的作用。我校坐落于雨花台下,苍翠的松柏掩埋着十万革命先烈,历史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素材。作为全国德育先进校,学校始终坚持以雨花台为主阵地,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结合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17.
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不断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加快德育工作创新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不能简单的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走形式,必须有新的突破。新的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活跃的思想和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冲击着传统的、单一的德育内容体系。仅有传统的德育内容是不够的。学校德育的内容必须随着新世纪对德育任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调整、充实、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行为发展、思想道德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德育内容过于陈旧、德育手段相对落后等。教师应正视这些问题,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内容小巧。切入合理德育工作.要注意加强对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特点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主动参与、多元价值分析选择中,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德育内容可信度高、贴近实际,以适应学生认知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