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内容时,应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的这一重要决定,特别是把握好四个“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出发点、关键点和用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出发点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点在于推进文化创新,用力点在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根本体现,具有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以下简称《思想道德》),是《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程。它在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发挥着主渠道和基础作用。经过十来年的探索和实践,《思想道德》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但由于近几年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也给《思想道德》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讲授《思想道德》课的体会,认为要教好《思想道德》课,应该把握“四个结合”,体现“四个特色”。一、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体现“实”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必须遵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从历史维度上看,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从理论维度看,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新的重大历史课题的时代;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由此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时,我们既要不断优化比较的内容,也要坚持科学的比较方法。历史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出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从而牢牢占据社会发展方式的道义制高点。发展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大趋势。全面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从事实的整体出发,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客观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决不能罔顾现实,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6.
由于没有在理论上完成创新,人们仍然用"五种社会形态说"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果使"左"的理论至今仍然支配着一大批人的思想,成为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创新的滞后,使现代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改革的指导理论,使改革出现了一些失误。解决的办法,就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深化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分配不公和腐败分子有机可乘的问题,同时剔除传统理论中"左"的、不符合实际的成分,消除传统"左"的思想理论的影响。文明类型研究已经初步实现了对"五种社会形态说"的突破和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科学解读,为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一种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实现国家进步、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作为一种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制度,是人类文明的特有形式。这四个维度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个坚定不移"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个坚定不移","四个坚定不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动力和保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含着"四个坚定不移",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坚定不移"才能得以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9.
10.
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伟大奋斗目标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是通过“时问特色”、“空间特色”、“质的特色”、“制度特色”等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这四个“特色”。  相似文献   

11.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而是需要下大力气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需要回归生活世界,需要用真心抓落实。通过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成为人民想问题、办事情的思想武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实践中展现其磅礴力量,在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提出“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三个务必”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高度概括,又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使命应具备的政治品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从内涵上看“,三个务必”虽在不同历史语境和实践场域下呈现出不同侧重,却又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视域出发,通过对"中国特色"进行多层次的考量、分析,着重探析其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滁州学院学报》2019,(4):24-28
从旧式道路、理论、制度的屡试屡败到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的成功实践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从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跨入新世纪、站上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体系的确立和完备,这一演进过程客观、全面地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搞清楚这一历史逻辑,对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三个层次不同而又紧密相联的理论板块构成的。其中。哲学思想系统是探究、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社会主义观系统是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重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创立新社会主义观的宝贵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系统则是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锐利武器。以新社会主义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所取得的思想成果集合。这三大系统又分别由一系列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性的理论要件构成。只有把握其最重要、最富独创性的内容,才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其内在固有的系统性、层次性、逻辑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围绕十七大报告对特色理论体系内涵的界定,指出,必须正确、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指导我们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特色理论”概括为九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讲了十六个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我们要将民法典及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深入准确地诠释好其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民法典的宣传、推广和解读,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的重大传承发展,既有历史传承性与思想继承性,又有现实针对性与理论创新性,体现了党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一贯性、接续性和时代性、前瞻性。“三个务必”是既各成体系又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构成了党引领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前进巨轮的“一体两翼”,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与鲜明的价值指向,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优良作风的传承、对执政本领的提升。“三个务必”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法宝锐器,是持续强化中国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遵循,对确保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界所谓的“决裂说”和“融合说”都有局限.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