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晰曦 《科技风》2012,(19):173-174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们要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太极拳运动的良好的国家形象;在紧紧抓住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做好太极拳技术与理论的统一与完善工作,并找出其确切的科学依据,找到太极拳这一传统文化新的立足点;整合并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的认知与理解的差异,构建完整的太极拳国际传播体系;完善太极拳国际化的运行机制,让太极拳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2.
王广苗 《内江科技》2011,32(1):24+35-24,35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各个发展阶段的价值取向进行归纳和整理,得出结论:太极拳的价值取向与太极拳的功能密不可分,受社会、经济和主体需要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体的选择是太极拳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太极拳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谭志华 《内江科技》2007,28(3):139-139
本文就影响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传伟  庞惊宇 《科教文汇》2008,(24):286-286
在论述太极拳的特点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对太极拳的健身尤其是靠衰老功效的分析。认为太极拳能够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体骨密度和对本身修心养性有很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楚蕴源 《内江科技》2019,(4):110-1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组织了太极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然后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将其动作进行简化,从而使太极拳的学习也变得简单,使其更加容易记忆和学习,进而形成现如今的简化太极拳。当前,高校要求学生全面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在教学时,应使太极拳的教学方式简单有效,并探讨出高校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新方法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太极拳学习的三个阶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长海 《内江科技》2007,28(9):24-24,42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在其繁衍的过程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现从太极拳理论入手,通过对太极拳哲理的领悟,来透视道家处世哲学思想。从太极拳名字"太极",以及"太极图"和道家的"道"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徐俊 《内江科技》2010,31(8):156-156
早在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题词就说过“太极拳好”,由于国家提倡,太极拳运动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各个年龄段的太极拳练习者练习国家提倡的竞赛套路的情况看,多数练习者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为了促进太极拳爱好者的练习,提高太极拳练习的层次,满足广大太极拳练习者对学习太极拳的需要,特做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胡德军 《大众科技》2006,(8):195-196
从现代生理学和医学角度看,太极拳对于损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骨关节病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下降等都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预防作用.文章阐述了太极拳与预防医学的关系、太极拳的防病健身作用及其机制,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健身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析简式(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引导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感兴趣,到逐步了解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深邃的内涵及方法,以及终身从事锻炼,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结合简式太极拳和大学生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与引用。  相似文献   

12.
郑强芬 《内江科技》2007,28(7):82-82
42太极拳编排合理,内容充实.本文通过对众多42式太极拳练习者的跟踪调查研究及理论分析,表明了42太极拳有较强的健身性和实效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在新时代的困境与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对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丢失、太极拳的删减与改良、西方体育搏击的冲击等原因做了深度解析。研究认为,若想使太极拳摆脱困境就必须深度研究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用科学理念解释太极拳的技法原理、将太极拳积极推向青少年儿童与建立太极拳文化的品牌效应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4)
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过程中,对于太极拳教学的理论研究普遍较少,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更多的崇尚于跆拳道,空手道等这样类型的运动教学。太极拳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进行太极拳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颐养性情、强身健体。但在目前的高校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学习的持续性和积极性都不高,所以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本文就对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哲理非常丰富和宝贵。在高校教学中教授学生太极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为人修身的理解认识和学习提高。对于太极拳教学研究而言,高校为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现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在不断的探究中完善教学,加强太极拳教学中中华文化哲理的熏陶与情景培养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睿  张红  许振斌 《内江科技》2013,34(3):170-17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太极拳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主要从足底压力分布、下肢关节角度和身体重心的变化、表面肌电(EMG)、太极拳节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太极拳提高了学习者的平衡能力,强化了皮肤触觉和肌肉力量。但是在太极拳动作节奏控制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可以利用如今更先进的设备,对太极拳进行更加深入更多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宋世响 《科教文汇》2007,(10X):145-145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唐志云 《大众科技》2015,(2):144-146
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的体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产生影响。文章分析了意志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太极拳教学中引起意志变化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意志的方法和途径,为更好地进行太极拳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汪玲 《今日科苑》2010,(8):261-26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有着极其精湛的拳艺和深刻而丰富的哲理。太极拳健心功效对青年初期不仅具有积极的一面,而且也有消极的一面。文章通过对太极拳健心功效及青年初期心理特点的简述,探析了太极拳健心功效对青年初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一项轻松、柔和、缓慢、轻灵的中国传统拳术。近年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太极拳本身所具有的健身、休闲和技击功能,再就是太极拳在自身发展中其技术不断地简化、规范、科学化,从而在形式上更加被大众所接受。为了满足大家学习太极拳的要求,现就如何练习太极拳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