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不只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不只是作为客观事实存在的,不只是以一定年龄为界限的群体,而更是一个社会学、教育学命题,是富含价值意蕴的,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具体生命。如何看待儿童是一个恒久且意义深远的问题。儿童究竟是“小大人”,还是不同于成人的存在?儿童世界究竟是成人世界的缩影,还是独立于成人世界的另类文明?儿童阶段即童年是否就是为了将来做充分准备,为此他必须广纳人类知识,覆盖或压抑他对周遭事物的独特理解?……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如何看待儿童,如何与儿童相处,教育如何发生作用,本文尝试对此类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儿童化作文”是儿童心灵的自由舞蹈,是展示儿童心灵世界的窗户。它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灵动写意,也是一种凭借文字的儿童个性化张扬与展示,儿童的本能、冲动、灵感、需要、好奇和愿景等常常都在其儿童化的习作中流淌艇来。笔者韬叫瞻莲化作文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作文”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创生和超越.是一种“凭借文字的个性生长”。儿童个性化作文要“描述儿童自己眼中的世界”,要“表达儿童自己独特的体验”,要“捕捉生存世界的细微变化”.要“鼓励儿童有自己的言语方式”.从而实现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丰富多彩的,更是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更追求一种真实、一种自然,只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做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生成在情理之中。这样,课堂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师生“原汁原味”的思维生发、能力发展的教育情境。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生成课堂的真实与感悟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儿童的个性各异,没有一模一样的儿童,每一个儿童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与伦比的,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精神、心灵和智慧的力量。因此,教育者不能千篇一律地、无区别地对待他们,而是要探索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儿童显示出更多的精神、心灵和智慧的‘物质财富’,并使之更加精致和丰富,从而塑造出举世无双的和谐结合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上好每一堂课,上好一堂很好的探究性课,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表现在他们学习数学的亲历亲为中,在应对问题、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命自觉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勇夺金银铜卡,争当十好少年”的评价模式唤醒并激发儿童真正拥有生命自觉,丰富着学校教育促进儿童生命自觉的实践性内涵在夺卡评价过程中,注重内容细化,体现指导性;形式直观,体现趣味性;注重过程,体现发展性:关注差异.体现生本性;树立典型,体现示范性夺卡评价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为核心价值观.评价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关注学生行为的内化,关注学生内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特别是艺术生命之光把世界和人自身照亮中承担真切的意义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乃至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攀登珠峰,不只是为了抵达,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要踏上祖国的每一座高山,给每座山峰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清华、北大的一时冲动,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综合国力的反映,是中国大学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反映了我国高教界跨入世界舞台的勃勃雄心。而且,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不只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目标;也不只是一种构想,更是一种行动。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该如何“行动”,这是摆在中国人特别是大学人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切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急切,弄清“行动”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什么,还缺什么,如何来建设。为此,我们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征的分析来予以回答——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和对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一、新教学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二)理解生命的生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  相似文献   

11.
光是七彩的,世界是七彩的,人的生命更是七彩的,幼儿园的课程也应该是七彩的。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幼儿园基于“崇尚自然,七彩阳光”的办园理念,以“托起七彩教育,培养阳光儿童”的教育观为核心,基于七彩社会实践活动,建构“七彩教育”课程,伴随着幼儿度过在幼儿园的每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2.
“拥有幸福的人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而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必须先有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儿童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取决于他们的早期生活环境。我们为儿童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更是其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脑科学的研究使我们对儿童最初几年里大脑发育和机能发展如何建立起有复杂联系、有良好回路的神经网络有了更深的了解。当婴儿出生时,大脑中控制生命的功能已具备,高级神经网络开始发展。研究发现,儿童出生后,脑部的各个区域逐步活跃起来,一个接一个地互相联系着,就像入夜的城市,一家又一家地亮…  相似文献   

13.
倘若从生命文化构成角度进行考量,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生命存在个体毋庸置疑地来源于“故乡”或“乡土”,无论这样的“故乡”或“乡土”曾经令你充满爱怜、敬仰、眷顾,还是怀揣颓丧、恨意、弃绝,都不可能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将它彻底删除,也无法厘清它对于我们整个生命历史的深刻纠缠。这不仅是我们的命里注定,也是我们“血脉”延续的明证,更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心理原型”或“精神原型”。只是,人们对于“故乡”或“乡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些人选择了飞黄腾达后的衣锦还乡,有些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有些人则因为远居异国他乡只能依持儿时的记忆对故乡展开深情的回忆和无尽的缅想,还有一些人是历经身心的漂泊灵魂无所归依后最终选择回到乡土并在自己的故园里终老一牛。  相似文献   

14.
杨四耕 《教育》2014,(29):1
教育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心灵转换。归根结底,教育是影响儿童精神成长、温暖儿童心灵的事业。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灵让儿童温暖地成长。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浇灌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这就是教育的追求。我们期待每一位教师拥有这样的情怀:做一个内心温暖的人。这不只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美好社会的信念。我们也不只是在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是在推行一种美好社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春暖花会开     
《湖南教育》2022,(4):24-27
<正>春天,战疫又一次打响,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全省教育系统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各地民办学校也不例外,他们是“战士”,更是“守护者”。大家相信,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的灿烂阳光和繁花似锦。  相似文献   

16.
三、人性化课程评价:一种质性描述 认识儿童世界,就得亲近每一个儿童、尊重每一个儿童、信赖每一个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人性化课程评价的灵魂所在。人性化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是:  相似文献   

17.
一文一画     
信任(美)戴维·威斯格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时间。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豫、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就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黯淡无光。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美术活动作为发展幼儿感受与欣赏美、表现与创造美的重要手段,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通过探索大自然最直接的生命活动,直达生命自然理念浸润的艺术教育,主张以实施审美教育为突破口,顺应幼儿发展的体验性与表现性的特点,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幼儿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和契合,基于幼儿的发现与兴趣,教师运用情感介入与知觉形象融为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驻足儿童视角审“玩”,站在儿童实际层面研“学”,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人类心灵永恒的栖所。文学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门,每一个门里都有一份民族乃至人类心灵的秘密。我们探索这个世界、不断用新的手段打开新的文学之门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民族心灵世界、认识我们自己的过程。”这是刘毓庆教授对“文学”意义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调 查 研 究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研 究类型 。在 对待 调查 研 究的 态度 上 目前有 不 少 误 解,有 人认 为 调 查 不 是研 究, 调查 报 告 不 是研 究 论 文 ;有人 认为 调 查 研 究层 次 太 低 。其 实 ,调 查研 究 是 一 切研 究 的 基 础,正 如伟 人 、 专 家 所 说 :“ 没 有 调 查 就 没有 发 言 权 。 ”“ 研 究 什 么 调 查 什么 。”当 然 ,调 查 研 究 有 不 同 的 层次 和水 平 ,正 像 别 的 研究 类 型 也 有不同 的 层次 和水 平 一样 。调查 研 究报告(论 文 )也 是研 究 成 果 的 表 述形式 之 一。 中小 学 教 师 搞教 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