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有的父母可以事业有成.在生活中也是好爸爸、好妈妈.有的父母就不能两者兼顾呢?为什么有的父母能把孩子养育得非常出色.而且和孩子的关系亲密.有的父母就总和孩子像“冤家”呢?看来,这些高效能的父母是有秘密的。这些秘密是什么.又该如何修炼呢?  相似文献   

2.
深压在心底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3.
刘捷 《母婴世界》2014,(8):126-127
在你让孩子拼命奔跑时,请你认真地想一想,·孩子是否愿意奔跑?孩子奔跑的方式是不是对的?赢在起跑线上,是不是真的很重要?真实案例 曾经有个从小“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来找我,最近他爱上了一个女生,女生开始也很喜欢他,但一相处下来,很快他就被甩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 为什么呢?其实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个水晶人似的,一看是透明的就放心。但是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这下大人就急了,就怕自己不了解孩子,所以好多爸爸妈妈偷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电话。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一个妈妈问我:“我的孩子从小就非常乖,告诉他怎样就怎样,不捣乱,守规矩,衣服整洁,见人打招呼……可上了学后,孩子就慢慢变了,不讲卫生,说脏话,不断惹麻烦,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了呢?”我告诉她,孩子其实没变。他还是以前那个“听话”的孩子,只是现在他听从的人,已经不是父母,而是他的同学和伙伴了。父母习惯以“听话”作为好孩...  相似文献   

6.
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的家教热线咨询中,我们曾经接触到这样的例子:有个8岁男孩,他从4岁起开始学钢琴,考级也很顺利。但上学后出现了学习障碍,看书会漏字、串行,写的字经常不在框里。父母反复提醒也不管用。他妈妈很奇怪:孩子挺聪明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7.
《人生十六七》2013,(1):18-19
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但是很多时候任凭我们怎么努力,孩子好像总是不太“领情”。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成为好父母真的有秘诀么?秘密1:家庭时光优先一 父母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别人的后面,所以一个孩子的日程可能比他们的父母还满.音乐班、美术班、形体班……孩子变成了课程的奴隶,父母变成了孩子的奴隶。  相似文献   

8.
那个孩子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  相似文献   

9.
超高IQ     
●三个孩子吃三个饼要用3分钟,九十个孩子九十个饼要用多少时间?●你看不到房间里唯一的苹果。为什么?●“五角”猜一几何图形?●下雪天,阿文开了暖气,关上门窗,为什么还感到很冷?●如何才能把你的左手完全放在你穿在身上的右裤袋里,而同时把你的右手完全放在你穿在身上的左裤袋里?◆7天 ◆4只◆三步,先打开冰箱,再把大象放进去,最后把冰箱门关上◆打碎 ◆因为他准备要洗澡了。超高IQ  相似文献   

10.
新月 《师道》2008,(3):41-41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也不跟父母说话?有没有可能不是父母的错,也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话说坏了”? 在面包店选购面包的时候,身旁蹦跳着走来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 他的身高刚好与最低层的货架齐高,拿取食物顺手方便。他身后马上响起了一个制止的声音:“放下!”  相似文献   

11.
李霞 《现代教学》2009,(7):145-145
[案例] 小陈的接受能力不错,可每次英语考试总是不及格。上课时,他总爱打瞌睡,所以课堂的听课效率很低。课后给他辅导,他也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为什么他上课老爱睡觉?晚上他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疑惑,我向班主任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原来他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很少管他。所以,小陈回到家作业没做完,就开始看电视,每天都看到很晚,第二天上课当然是没精神了。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要关上身后的门?因为关上身后的门。意味着告别绝望。意味着坚守乐观。意味着抛弃痛苦。学会习惯于关上身后的门。我们就可以试着告别过去.体会面对人生波折时的淡然自若。安之泰然。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沮丧,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一家医院的医生或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也好啊,在这个社会,即使那么小的孩子,也懂得“势利”二字。于是孩子很努力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他们家住的条件并不好,厨房是公用的。孩子早晨醒来,听见母亲和邻居拉家常,嗓门很高很大,充满着喜悦和激…  相似文献   

14.
深压在心底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他们住的条件并不好,厨房是公用的。孩子早晨醒来,听见母亲和邻居拉家常,嗓门很高很大,充满着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正…  相似文献   

15.
1.别人都做得到,为什么你不行?在与孩子的同伴、手足比较时,父母常会贬低孩子的能力,使他的自尊受损、丧失自信。如果孩子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了,怎会有勇气面对失败呢? 2.反正我怎么讲,你就是听不懂!有时不是孩子不能接受失败,而是父母无法承受。某些孩子的理解能力发展得较缓慢,如果父母忽略不同个体的差异,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就会看不见孩子的优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9):56-58
孩子总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我儿子15岁了,现在我和他对话时,他总是反对我,比如我说每天上网不要超过1小时,他就说谁规定的?为什么你们可以随便上?他经常说大人们可以很自由地活动,孩子却不能,太不公平了。我应该怎么说服他呢?  相似文献   

17.
搭别人的车,是帮儿子交朋友的好方法。前年,儿子上小学了,就读的是北京市区内的一所实验小学。他班里有个同学,住得离我家很近,于是我们与他父母商量好,决定搭他们的车送孩子上学,每次付他们十元钱。一辆车就像一座两间小屋的"迷你"房子,我和他同学老爸坐前面,儿子、同学、同学妈坐在后面。距离一下子缩短了,交朋友的机遇唾手可得。早晨七点钟,汽车门"嘭"地一声关上,移动小Party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很普通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孩子总爱做梦,他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却很沮丧,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一家医院的医生或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也好啊。在这个社会,即使这么小的孩子,也懂得“势利”二字。于是孩子很努力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他们家住的条件并不好,厨房是公用的。孩子早晨醒来,听见母亲和邻居拉家常,嗓门很高很大,充满着喜悦和激动,说孩…  相似文献   

19.
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尽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提供最好的食物、衣服、玩具等,也会尽可能为他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但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能否得到孩子的配合呢?许多父母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甚至觉得: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后孩子并不满意?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不止?为什么孩子如此娇气、任性?关键就在于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没有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凯 《家庭教育》2010,(7):62-65
曾经有人无奈地说:沟通,很难;与孩子沟通,更难;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难上加难。事实确实如此,在我们的身边,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付出了很多很多,然而父母的做法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常常被孩子指责是“烦人”。父母试图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遇到的往往是冷冰冰的拒绝。这是为什么?是青春期的孩子没有沟通的需要吗?不是。不断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别人的关怀,也最需要与别人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