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年儿童时代是梦想的时代,这个时候,父母在孩子身上有想实现的梦想,孩子可能也有自己的梦想。但是不管是父母的梦想,还是孩子的梦想,都既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发动机,也可能成为孩子发展的陷阱,关键在于这个梦想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潜能特点和发展意愿。  相似文献   

2.
露薇 《母婴世界》2014,(6):128-131
对于我们而言,快乐可能是去度假,可能是拥有金银珠宝,可能是拥有美满婚姻,又可能是权倾天下……可是,对于孩子而言,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都能在他身边……感受到爱,就是牵福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能使孩子感觉被接纳、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对爸爸妈妈的总称。父母一方,仅仅指的是爸爸或妈妈。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父母一方来照顾他们。有的孩子从小到大,可能都是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住在一起,有的孩子可能是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还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婚或是逝世等原因,他们可能只跟父母一方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会有继父或继母。  相似文献   

4.
在管理领域有“细节决定成败”一说,在家庭教育中,细节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如果孩子发烧了,父母肯定会送孩子去医院。但是如果孩子睡觉打呼噜,父母可能就会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我们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和孩子打呼噜这两件事可能是相关的。您可能更要在心中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5.
庄华涛 《班主任》2013,(6):45-47
学生撒谎的原因各不相同,作为教师,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撒谎,及时纠正,保证孩子更好地成长。那么,学生中容易出现哪些类型的撒谎,并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呢?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课外阅读。有的孩子可能读的多些,有的孩子可能读的少些。说它"陌生",是因为虽然孩子有过课外阅读,但并不一定就"会"阅读,能有效阅  相似文献   

7.
大人和孩子的区别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大人眼中的小事可能是孩子眼中的大事;大人心中的大事可能是孩子心中的小事。  相似文献   

8.
徐迅雷 《成才之路》2009,(14):I0006-I0006
管得太多太死,不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使孩子没有任何自我发挥的余地,甚至可能比责骂、羞辱孩子效果更坏。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让孩子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9.
孩子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表扬而信心倍增,也可能因为你的一句批评而万分沮丧。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但其实他们非常精明。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很可能影响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人比你更心疼自己的孩子,你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医疗的专业知识,但是如果你有做人的常识和理性,更有做父母的勇气,那么你还是可以最大可能地保护和爱惜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2010,(7):72-72
孩子是情绪化的,怎样处理他们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的情绪发作呢?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孩子的不良情绪让父母焦躁。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项关于孩子的"可能"的事业。好教育,就是创生出更多的发展可能;坏教育,就是掐灭原本的种种可能。回观当下教育,针对孩子的一个个要求、一条条禁令、一场场活动、一张张试卷,很多就是希望通过机械的训练让孩子学会服从,学会看成人脸色行事。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可能发生孩子与父母顶嘴的现象。孩子与父母“顶嘴”,从表面上看反映了孩子缺乏教养。但是,实际可能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明智的父母应认真分析孩子顶嘴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邱馨  石成 《上海教育》2010,(11):44-45
我们现在的孩子幸福吗?快乐吗?什么样的孩子算是快乐的孩子?古人云:少年不知愁滋味。如今又赶上了好时代,按理说,孩子们应该笑口常开了。但许多儿童心理学家和学者都面对过不少并不快乐的孩子:他们可能是没有朋友;可能是有阅读障碍症;可能是对上学毫无兴趣;可能是只会把痛苦深深地隐藏在心中,不向任何人吐露。快乐,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怎样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呢?让我们从欧洲的一项调查说起——  相似文献   

15.
孩子身上的很多毛病及心理障碍,往往和他小时候缺少伙伴有关。父母再有办法,也不可能把孩子放在一很纯的真空般的环境里。 一个你认为浑身都是缺点的孩子,他身上可能有难能可贵的优点。 帮助孩子的同伴改正缺点,可以帮助自家的孩子建立是非观,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能力。 孩子变好变坏的关键并不在孩子所交的朋友身上,而在于孩子自身是否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父母,还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甚至极端地站在不好的角度上讲,还可以成为“仇人”。家长可以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可以为孩子的痛苦而痛苦。孩子的人生可能因家长而堕落,也可能因家长而升华。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等。  相似文献   

17.
家长是孩子的保护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家长也是普通人,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可能不够关心孩子,有的可能会刻意与托幼机构保持距离,有的甚至可能有自觉不自觉伤害孩子的举动.托幼机构要提高保教质量,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就要研究、了解和理解家长,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园合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陆恪 《家长》2008,(10):34-35
早恋是每个孩子都可能面临的成长问题,家长不要把其当作洪水猛兽。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真诚地与孩子沟通,悉心指导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一定可以在早恋的经历中成长、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9.
《家长》2022,(2)
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一个孩子想和另一个孩子一起玩,只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玩很开心".但家长的想法往往并不简单,并不只是满足于孩子"开心",而可能是根据家长的喜好要求孩子"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向朋友学习,取长补短",等等,这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时,不能单纯地享受友谊和交往的快乐,可能让孩子产生很多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20.
六岁以后,孩子就该上学了。许多家长总在抱怨:孩子不爱学习,不爱上学校,孩子学习成绩总是不好。大人成天埋怨孩子于事无补,因为造成孩子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有的时候可能根在大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习,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