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大事"大而虚泛、空而敏感,怎样和年纪尚小的孩子谈?正确的做法是: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幸福,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殚精竭虑付出的最大目标。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父母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是父母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孩子的幸福?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本期焦点探讨的就是“物质满足不等于生活幸福”这样一个话题。在《只有物  相似文献   

3.
每回儿子拿来成绩单给我看时,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成绩不错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表扬他,而且总要找机会奖励他一下,可又担心他会骄傲自满;成绩不好时,我就特别生气,训斥他、骂他,甚至想打他,又怕伤他自尊心。大部分时间,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很想知道,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究竟怎样做是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湖南长沙孙刚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成绩差而打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  相似文献   

4.
很多家长朋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传承。那么,什么是传承呢?用现代的词语说,就是教育。以生活的实例来讲,比如,父母或者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人早晨送孩子上学,一路上不停地鼓励孩子多读书;无论是在家还是出门在外,经常谆谆教诲孩子要上课注意听讲,要关心同学,要助人为乐,等等,这就是看重传承在孩子成长中的功能,这是很对的。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通过家庭美德的传承,孩子会比较系统地、快捷地理解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的结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聪明,知道怎样做才能避免错误。在父母的耐心传承中,…  相似文献   

5.
崔华芳  李云 《师道》2008,(4):50-50
本书分析了孩子注意力的特点,提供了50种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有关注意力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简单、实用、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兴致勃勃,不一会儿就打蔫;上课注意力涣散,不是开小差,就是做小动作,甚至与同学交头接耳;做作业漫不经心,读书定不下心来,抄作业会抄错题目,做题目会抄错答案;跟他讲话爱理不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还没等你说完就做别的事情去了;  相似文献   

6.
庄婷霞 《班主任》2008,(4):29-29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家长或老师的做法通常是找孩子谈话,追根究底,判断对与错,然后警告孩子“不准”做什么,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事实上判断其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是着眼于积极的方面,还是消极的方面;是抱着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这往往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有专家建议应当积极看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相似文献   

7.
很多父母习惯于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会怎样,并告诫孩子对此应做如何感想,应如何对待,等等。然而要知道,告诉和告诫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智慧和判断力,不利于他们对问题及其后果的独立思考,不能使他们明白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告诉而不是问孩子“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只是教他  相似文献   

8.
怎样正确地向孩子示爱?要向孩子传达爱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设身处地,身临其境,而不是总要摆出家长架子,拿足家长作风。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父母中心的指导者哈丽雅特博士说,您应该准备这样一张每日爱的检查表:1.告诉您的每一个孩子“我爱你”。2.通过温和的触觉来传达您对孩子的爱意。3.关心您孩子的行踪,注意到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和什么时候出去。4.告诉您的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5.注意到您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6.问孩子对您的意见。7.耐心而且彻底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8.对于年龄较大…  相似文献   

9.
蔡翠红 《学周刊C版》2013,(1):198-199
幼儿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我们都知道"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而幼儿年龄小,分辨事物对错的概念还很模糊,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幼儿教师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一道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去做等。  相似文献   

10.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吵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这些父母也很着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孩子深入讨论呢?怎样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体悟摸索,相信你们与孩子的心灵会越来越近,“越说越投机”不是什么难事。体会家庭游戏的魅力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教育的过程是"助人自助、助人自悟"的过程.心理辅导不是要我们直接告诉学生"对"与"错",而是通过我们对他的帮助,让他自己悟出来是对还是错;不是由我们告诉他,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我们的启发,让他自己选择"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心理教育的重要过程,是和一般的说教过程重要的区别之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化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每个孩子的心,其实都是一朵花,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多少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习惯于批评与指责孩子身上所谓的"过错",人为地控制孩子做这做那,缺乏积极的引导,结果使孩子整天害怕做错。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教育是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Preface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平等和自由非常重要。但身为父母,为他建立起恰当的边界,告诉他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非常重要。年轻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很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能太诉诸父母权威,要给孩子"自由",不能太约束他。这些出发点都非常好,但有时候或许会做过了头:没有为孩子建立起足够清晰、稳定的行为边界。不建立规则,孩子没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接受事物的程度和学习、工作效率及创造性的发挥。在20年的幼教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情绪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理解儿童,把握儿童的情绪,便能在引导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收到较好的效果。怎样把握孩子情绪,实现既能使孩子乐意接受,又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呢?一、教师要及时引导孩子认识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孩子做了错事,教师如果善于引导他自己认识错误所在,要比直接指责他错在什么地方好得多。有一次教师组织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孩子们都玩得非常高兴,只有小三班的陈欢站在攀登架旁,两眼…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孩子能够解出难度较大的题目,却在非常简单的问题上出错。对此,孩子们认为“这题我会做,是一不小心弄错了”。父母也感到:问题的,只是孩子太小,太粗心了”。老师则有些困惑不解:昨天课堂提问,他还回答正确,怎么今天考试就错了?大家对这类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孩子太马虎。许多孩子都有马虎的毛病。马虎的症状就是:经常在作业和考试中发生看错、抄错、写错和记错的问题。马虎虽说不是什么大毛病,但马虎的背后是学习能力的障碍。做父母的、当老师的如果真把孩子马虎的问题给马虎过去了,将…  相似文献   

16.
.爸爸妈妈是因为疼你才骂你的! .像你这种不讲道理的小孩不是我的孩子! .现在不想做也行,但待会儿你哭我可不管! .爸爸妈妈说的绝不会错。 .老爸,如果你比上悦述更新派,你的新思维是什么?“高期望”咏叹调~~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不能抱"错了就推倒重来"的态度,其后果孩子承担不起。但愿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能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即将做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18.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19.
毛长红 《上海教育》2008,(22):53-53
很久以来,我心中一直有着一种情愫:要让我们的孩子,跟我们的民族文化来一次亲密接触。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西式快餐,看的是西方大片,穿着洋装,吐着洋词,但是对于我们自已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知之甚少,常常闹出笑话来。为此,社会上也没少过忧思与争论。我总觉得,这并不是孩子的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应该多为孩子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20.
网络给孩子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许多家长因而"谈网色变",坚决反对孩子上网。但网络并没有错,错在不当使用。在网络环境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克服网络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接触和使用网络。那么家长应怎样做才能保证孩子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