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朋友向我推荐福州一中一位同学的好几篇文章,都写得有才气,有灵气,有独特的思想,有感情的深度,难得的是,还写得很精炼。可以预言,在语言的驾驭和创造上,她是很有前途的。但是,我只能介绍她的一篇文章《世界末日》。这是因为,刊物的篇幅有限,还因为,对于本刊的读者,这篇文章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2.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相似文献   

3.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相似文献   

4.
看下面一篇文章,体会如何充实文章的内容,丰富文章的语言。这篇文章是李敖写的《妈妈的梦幻》,看记叙文如何充实内容,丰富语言。妈妈的梦幻妈妈从小有一个梦幻,就是当她长大结婚后,她要做一家之主,每个人都要服从她。【"梦幻"一词紧扣文题,开门见山;破题简约,不枝不蔓。】当妈妈刚到我们李家的时候,妈妈的妈妈也跟着来了。外祖母是  相似文献   

5.
<正>萧红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非常有才华而又命运悲苦的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我眼里的萧红,是坚强和倔强的,也是多才与多情的。她的文字,冷气森森却又炽烈真挚。今年是萧红诞辰105周年,我选择《春意挂上了树梢》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向萧红致敬。希望通过这一篇《春意挂上了树梢》,让学生了解萧红散文的一些特点,了解萧红冷冷文字下强烈的情感,那悲天悯人的善良和民族意识。倘  相似文献   

6.
梅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她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着一个月前发生的事。“那篇文章是她变相抄袭别人的!”,“她的那篇文章一定是她抄袭的,她绝对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她真不害臊,抄来的文章还敢拿出来蒙人!”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读到一篇好文章《"我就是一首诗"——现代诗教学手记》,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的周春梅老师,发表在《名作欣赏》2013年第6期上.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校园里没有诗》,对当下中国中小学教育中诗歌教育的缺失,感到忧虑.现在第一线教师发言了,而且一开口就呈现了如此成熟的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让我既惊喜又感动,并立刻产生一种冲动,要向更多的一线教师,向关心诗歌教育与诗歌命运的朋友,推荐这篇文章,以分享其中"浓得化不开"的诗性——不仅是诗歌本身的诗性,更是教育的诗性,我们自己生命中的诗性.  相似文献   

8.
怎样读文章     
有的同志给我来信,要我谈谈怎样读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特别是怎样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好些。我想,这两方面能够统一起来。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一遍的目的在于对这篇文章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较长,也尽可能一口气读下来,有少数地方不甚明了,暂时由它去,不细想,也不查字典。想一遍,就是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什么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这么几点:1.这篇文章主要地谈了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3.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相似文献   

9.
我本来已经走出了教室,但想一想这件事还是得解决,于是又回到了教室,慢悠悠地走到她的身边。“你下课后就换到陈玲边上的位置去坐。”语气尽量透着亲和劲,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从几天前我就已经开始预谋着今天这一幕了。为了这一刻,我特地在昨天的课上表扬了她一把,不知这一铺垫效果如何。正在早读的她愣了一下,但随即硬生生地冒出一句:“我不想坐第一排。”我的心冷了一下,感觉触到了一个大麻烦。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我一说,她马上点头表示同意。虽说她平时不爱多说话,也不是那种调皮的学生,但看得出,她很不喜欢我的这一安排。“坐…  相似文献   

10.
真心英雄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看这篇文章时,马上想起了《真心英雄》这首歌,这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恰好唱出了本文的主题。让我们一起唱起那熟悉的旋律,向那些平凡却伟大的英雄们致敬!——Maisie  相似文献   

11.
编辑大朋友说:代珊珊同学是北票市黑城子初中的一名贫困生,她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了这篇文章。该校团委向本刊特别推荐这篇文章。学校正在开展做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有一首正在传唱的少年道德歌曲,歌名就叫《我要做合格小公民》。我常常静下心来想,自己够不够一个合格小公民,符合不符合一个合格小公民的标准? 我  相似文献   

12.
鞠躬背后     
这已是几年前的事了,可我仍时时想起,不能忘怀。那是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我从学校回家,当走到一处报刊亭时,只见一个女孩突然走出,对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在我尚未看清她的面相时,她竟一语不发地消失在暮霭中。我猜想她应是一位我还不熟悉的学生,学生向老师鞠躬致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像这样一位还不熟悉的学生,竟对老师表示这么隆重的尊敬,那鞠躬本身就变成了神奇的彩笔,在我的心中画上了一道最美丽的弧线。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授课法是我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针对语文教材和作文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重点,以教者自己的文章为教学内容,以口述文章为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授课方法。几年来,我曾写过百余篇文章,用来授课,反复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林黛玉进贾府》。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既帮助学生达成考纲的知识能力要求,又能让学生在充分品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挖掘这篇课文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阅读整部小说的兴趣需求。我的具体操作是"长文短上"。课前,我收集了学生们关于这一课最感兴趣的问题——"小说中描写了那么多青年男女,为什么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产生了爱情?"文章的叙事视角是林黛玉,我们先对她进入贾府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思想内容、组织结构、语言表达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篇好文章,则是三者的完美统一体。思想犹如灵魂,结构有似骨架,语言好比血肉。灵魂纯洁高尚,骨架端正完整,血肉坚实丰满,才能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健康的人。三者之中,当以灵魂为主导。灵魂污浊卑劣,即使骨架端正完整,血肉坚实丰满,也只能是一个“败类”。为人如此,文章亦然。所以,写文章首先要讲求思想。思想正确、深刻,才能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生时代》上,我读过许许多多的美文,但其中最难忘的,是一篇《读书须趁少年时》。这篇文章告诉我一个道理:人小时候的记忆力特别好,记住了某件事,可能终生难忘。所以读书就要  相似文献   

17.
我家就住在玄武湖附近,我们也知道外孙女梦伊来的目的之一,是要带她去公园玩。 天乍暖,翠虹堤上一望游人如潮。我把她抱起,指点给她看,外婆在旁随便说了句:“真是人山人海!”我们先在堤边看人们放风筝,然后又带她去爬假山,一直玩了一个多小时,她才同意回家。一路上,她拉着我和老伴的手,跳跳蹦蹦,兴犹未尽。外婆问她:“你回家怎么向爸妈汇报呢?”她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8.
怎样读文章     
有的同志给我来信,要我谈谈怎样读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特别是怎样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好些。我想,这两方面能够统一起来。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一遍的目的在于对这篇文章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较长,也尽可能一口气读下来,有少数地方不甚明了,暂时由它去,不细想,也不查字典。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读了刘心武这篇文章后,也许首先会对骗子金国栋恨之入骨,而对老实人张世兴的被骗深表同情。我想,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仅仅对金国栋憎恨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表明你具有可贵的正义感,但或许以后你也会碰到。你没有说出个道道来,更没有读出文章背后的东西来。这篇文章看上去情节很简单,就是张世兴碰到了中学时的同学金国栋,金国栋骗他说他的姑妈生病动手术,要借钱。张世兴出于同情和同学的友谊,爽快地借钱给金国栋,但后来金国栋不要说还钱,连人也找不着了。人们常说,好的文章能力透纸背,让人从中获得许多东西。这篇文章,乍看上去平淡无…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夏末,我访问了位于波罗的海的哥特兰岛,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精神的行旅。我不仅被哥特兰岛那童话般的美所深深吸引,两位艺术大师在那里留下的一切,也像岛上那金子一样的闪光,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至于赫塔.穆勒,为什么我要向她"致敬",我在文章中都写了。这里不妨再引用她在其散文《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中的一段话:"我从来没有像在乌拉尔的五年流放那样,经常地梦到吃饭""我在梦中吃得撑得要命,醒来时却饿得发抖""知道吗,热腾腾的土豆直到今天对我来讲仍然温馨得如同一张温暖的床""如果我用手掰开一颗烧熟的没有削皮的土豆,我的泪水会涌上来。不,那个时候不会涌眼泪……"这样的文字读了真让人发抖。这样的作家是永远不会浮到生活的表面上来的。因此我要向这样的作家和"精神同类"致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