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扩张的本性,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血泪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将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论述。  相似文献   

2.
主题内容范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此为起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中国失去民族独立。国家贫穷落后。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本国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一百多年来。中国各阶层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践过多种救国方案。最终中共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成功。下面分三个阶段论述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专题包括1、3两种类型,按以下几个时期来论述。  相似文献   

5.
穆公 《新高考》2005,(11):35-39
[学法点津] 1.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概况.各种经济成份的演变,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内容。本专题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等。难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民旗资本主义经济与资产阶级政治活动的关系.建国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等概念。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涉及的历史对整个世界历史曾产生过极大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由此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给人以启迪。同时。这段历史更能启发人们为追求科技进步、追求人类和平事业而努力。历史学科的教育和资政功能在本单元充分地显现出来。复习本单元应着力把握三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重点应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展的原因、经济状况及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2002年4月制订的《历史教学大纲》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调整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但该部分中所包含的海关总税务司制度的建立.体现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害.不属于“经济势力入侵”。因此.对于《大纲》所规定的不列入考试范围的条目。其内涵与教材题目相近的节、目不尽相同的情况。也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张伟 《考试》2004,(1):50-52
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围绕以下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9.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经济前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文综考试中,文化史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复习时注意文化的成就及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史专题将从科技、宗教、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几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专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历代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二、古代的土地、赋税制度。三、农业的发展。四、手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史观的流行,许多高三老师从全球化的视角进行专题复习,但囿于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必修二较好地体现了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故有些老师将其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构成了“全球化专题”的知识体系。显然,这样的复习无法深刻理解和有效深化全球化问题。笔者认为,提高全球化专题复习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依据“概念-特征-问题”的认知逻辑解读全球化,以期全面、深刻理解全球化。  相似文献   

14.
依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该部分内容中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和“宗教改革”两节被列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是“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一节中包括的知识点,如:“14、15世纪先后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欧洲的城市和城镇日益增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均在教材“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和“文艺复兴”两节有所涉及。对于这种知识点在教材不同章、节、目或《大纲》各条目中重复出现的情况,应引起考生的注意。可以这样认为.上述的两个知识点仍在考试的命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专题解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①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早期的企业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依赖性,因此在政治上具有两重性。②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③短暂繁荣:1912~1919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机会。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很快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这种认识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肯定发展而来,邓小平理论体现了新时期党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创新性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现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联系,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股份合作制及发展资本、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真正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进步性。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清末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源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近现代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外生性和性质多样性的特点。在近代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展开、发展和深入的艰难进程中,近现代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的具体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8.
刘波 《中学文科》2006,(2):31-33
【专题知识整合】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二战后,国家干预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种经常性和必不可少的东西,资本主义社会为缓和其日渐尖锐的固有矛盾而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大的局部调整。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17世纪中叶,以商业资本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迅速发展,西欧各国纷纷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到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展开,工厂制建立,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期和地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在农业文明时代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中学文科》2005,(6):20-22
(1)时间:1840—1842年。(2)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5)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促使一些新思想在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