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英国率先走在前列,成为转型成功的典范。尽管明代传承了有着超过同时代欧洲的科学发明,出现了盛名的航海业绩和繁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所有这些并没有将明代经济推向转型的角运场,仅从明代君臣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化上看,些微能探索到明代错失良机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毅  冯立辉 《新高考》2009,(10):33-34
英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在英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十九世纪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经济的现代化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展,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整个英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力量的变化催生了新兴阶级的出现,他们迫切要求在政治领域享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3.
15—18世纪英国城市的转型,各地方城市为摆脱此前的封建危机、接受挑战而发生的内在的质的变革,地方城市以符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变革,重新确立自身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转型中的英国城市,加快了英国社会经济走向整体发展的步伐,加快了英国从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过渡,有利于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且成为英国勃起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6月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是英美构建20世纪两种世界经济体系的转折点:英国力图借助美国的金融实力,通过与美国合作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自己“另起炉灶’,建立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新经济秩序。会议失败后美国即着手构建自己设计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紧密联系。世界经济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远距离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消费模式巨变,世界政治气氛温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和空间作用过程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经济地理的几个研究领域区位选择、产业结构、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一些新趋势,有必要对经济地理教学进行新的思考,促进经济地理教学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2009年8月—11月在英国普雷斯顿市中央兰开夏大学应邀作访问学者,在英国期间,英国完善高效的公交系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其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交通是旅游业的基础,没有便捷的交通,旅游业就很难长足地发展。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就要学习世界其他城市,发展便捷的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7.
30年代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的危机,笔者认为:一战后经过战争和革命,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破坏,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崩溃而造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世界市场相对缩小,世界贸易增长有限的矛盾是酿成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外媒速览     
The Economists 2010.8.19 教计算机,而不是Word 英国皇家学会调查发现,在过去的四年中,英国学校选修计算机课程的人数下降了三分之一。这与现今网络化的世界、电脑的世界严重违背。皇家协会担心这种情况将损害英国经济,建议将计算机设定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9.
英属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了无法估算的巨额财富,这些财富进入英国后,对近代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政府利用这些财富维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效地执行了各项重大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政策,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英国产业界利用这些财富扩大了生产规模,改进了生产技术,为英国的产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总之,东印度公司的掠夺活动造成了印度的贫困与落后,但却加快了英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对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因而也是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必须严肃面对的客观趋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便成为经济全球化给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带来的新课题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实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生产空前高涨,1870年,其工业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32%。70年代之后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美国、德国、法国。近代英国工业兴衰,科学技术起到重要作用。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重视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动力。近代英国工业生产的变化,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乡绅是英国封建社会中晚期出现的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乡绅就其构成成份虽然复杂,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多寡有所不同,但是在以资本主义雇佣方式经营农牧业方面却是一致的。乡绅的成长和壮大使英国经济结构、经营方式和土地所有权等都发生了变革,也促使了乡村工业的发展,因此,壮大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变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英国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纷繁复杂。本文论述了众多条件之一的法制环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必要前提;经济立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前提;社会立法减轻了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世界各国都对教育改革寄予厚望,期待着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国民,提高国际竞争力,以适应世界经济、政治、化、科技的变化和发展。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无论社会制度和政体如何,虽然有时有些重叠,但都面临着是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还是追求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是难以回避的教育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全球性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冲突日趋激烈,全球性经济风险进一步增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如何缓解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实的解决办法是,借助于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制定国际经济协调的规则,逐步完善和提高国际经济协调的功能,规范世界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自独立以来,中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由此确立研究视角,试图在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中把握这些变化的要点.中亚经济变化总的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其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均蕴含着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近年来,中亚各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轨道,这是中亚经济最重要的变化.因此,在总结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亚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分歧,既对全面把握中亚经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全面思考中亚经济因素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的英国文坛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散文叙事文体——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小说。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小说为何会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文坛并获得迅猛的发展呢?可以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时代中个人主义思想的产生、读者大众的变化以及文学市场上的新势力书商的产生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英国18世纪经济的发展与小说的兴起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深入独到地探究了17世纪英国增长的原因,率先将经济和历史研究和重点从浅层的现象和生产要素引入的制度和所有权体系,令人吧服地揭示出制度和所有权体系同经济兴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事实和逻辑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增长的真实奥秘。本试用借鉴诺思的所有权思想,从制度和所有权体系层次,对20世纪实践历史及教训进行重新认识,并对所有权的变革提出管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自中世纪以来,英国在财产继承上长期实行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历经几个世纪在英国社会最终确立。这一继承制度的确立和推广,确保大地产长盛不衰,并在英国社会转型之际,释放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有利条件,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变革的进程。同时,受这种继承制度的影响,英国社会形成了限制王权的二元政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贾玉珍 《教书育人》2005,(11):10-11
当前,影响学生德育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环境新变化的影响,又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潮流的影响,但高校道德教育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面对青年学生急风暴雨般的思想变化,未能及时准确地调整教育理念和德育模式,使其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