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温故知新     
<正>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要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这个变革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凭着预想的目的在朝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笑是阳光     
我原来总以为“教育理论”只是保存在专家的教育论著里,现在我发现还有另一种“教育理论”,它保存在每一个教师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经历中。而且,那结教育专著里保存的只有“别人的教育理论”,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中却保存着“个人的教育信仰”或“个人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新颖性和号召力的教育信条。他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正经历着一个彻底的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授过程组成的统一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带来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变革。首先就是教育思想的变革,而教育思想变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多媒体时代,一个名师、一次讲课已可被一张光碟替代。于是,就有人说“学校即将消亡”和“教师将被取代”,也有人预言,“学校教育将转变为家庭教育”。这些人没有认识到教师除传授知识外还承担着多种社会任务。   美国未来学家博尔指出:一个生活在 21世纪的人,要想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学历文凭、职业道德和创…  相似文献   

6.
培智教育迄今仍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以往,我校的弱智教育与普通教育模式一样,以学科为中心,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虽能知道1+1=2,能写一些字,但毕业时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会。这引起了我们的深入思考:培智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培智学校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教育?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培智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生活能力为中心,必须坚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全面的改革,开始了从“生活教育”到“生存教育”再到“生命教育”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车累正驶向21世纪,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由信息科学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生产、交换和服务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的作用产生了质的飞跃。可以预见,21世纪初,网络将遍布世界各地,地球上十几亿人将会在互联网构筑的平台上生活、学习和工作。在这场变革中,我们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教育必须,也必然会发生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引出 相对于幼儿园而言,学习成了一年级学生生活的主题。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而且更关注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这一时期的孩子必须要经历生理上的“断奶”到“自立”的艰难历程。从笔者多年的工作所见,处在转型期的学生必须要经历以下变化: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变革。特别是对于很大程度上以在生活中的应用为目标的英语教学,其与生活的融合程度不仅会直接决定学生的接受效果,也会影响到其本身意义的彰显。如果反观一下以前或者说目前大部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其教学效果的不佳、其教学模式的单一、刻板、“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的出现……,等等现象都与英语课堂的远离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佳的选择就是要使英语教学“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变革”:让生活化教学真正走进大学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实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一个迅速变革的时代中,高职教育需要有新的观念和模式,彻底变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而高职教育推行导师制是一个探索。它不仅是对传统“班建制”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更重要的是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个性教育,实现教学相长的实践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巩发 《教育探索》2002,(4):42-42
21世纪,无论将要来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没有合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没有公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没有健康有序的文明传承,我们将会遭遇到史无前例的压力和灾难。 社会和自然能否可持续发展,教育负有重要的责任。应该通过教化作用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比现在更重视知识,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比现在更重视人的作用;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寿命却越来越短,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人的一次性受教育已满足不了这个时代对人的需求。这就向教育提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育经历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现在提倡的是“人性化教育”。“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等字眼,在现在的教育事业中越来越熟知于耳,我也一直以此作为自己的一个教育目标,时时为学生着想,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然而,2008年6月学校组织的香港之行,在可风中学的所见所闻,让我对“人性化”概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领悟。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小学教育阶段有别于中学教育,更注重将知识生活化,提倡将生活与教学结合。我们现在正大力倡导课程变革,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注重将生活情境融于课堂,以努力实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接轨[1]。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更要明确其本职,体现其生活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5.
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有些学校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规范,往往是学生出了什么问题就进行什么教育。“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堵漏洞武”的教育,“救火武”的教育,就是一种盲目性。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制订的一些规范,我们必须很好地执行。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这些规范就是力图建立起学生生活的规范体系,以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些改革和发展在给高校学生工作提供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学生工作是高校自身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变革带来的影响,结合北京大学的学生工作实践,正确分析、直面挑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推进学校的学生工作,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新课程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一个鲜活的字眼也随之闯进了我们的教育生活,那就是变革。我们认为,有效的变革,源于有效的学习,有效的理解,有效的设计,有效的行动……为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精彩,我校三年前按照新课程的思想设计了一个有效的整合平台——学案。学案的提出,使得自主教育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使得“四场”型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立了崭新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的某些方面,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本文旨在原有课程设置缺陷剖析的基础上,进而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新课改的必要性。重新提倡“生活教育”,能最有效地树立学生的生活教育观,吸收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当前的新课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指导思想几乎成了教育界的共识。的确,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但当这些理论回到它的本身关照,即回到教育生活中去的时候,当我们试图把这些操作的理论变为理论的操作的时候,忽然发现许多问题实在值得我们去做更全面深入的思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听到学生对学校教育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就不多理解我们一点,多为我们想想”?而我听到老师对学生抱怨最多的一句恰恰又是“这…  相似文献   

20.
试论教育适应学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上,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学生服从教育、学生适应教育、教育服从学生三种关系。但在制度化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主要是学生适应教育。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教育适应学生,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调整,这是对当代社会知识观变革、社会需要变革、人们对人的发展认识变革的反映。所谓教育适应学生,是就教育的个体发展职能而言的,主要是指教育活动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其实质是打破以往教育的统一性特征和模式化,实现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和创新化。当前在教育适应学生上既应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明确认识,更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更新教师素质,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