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足美圉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比如城里的孩子背过《悯农》,却没见过农民;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分不清五谷,辨不出花草,认不出飞鸟走兽。人们提到这些事情,却往往只是感慨,似乎也默认了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无需和自然打交道了。  相似文献   

2.
恽梅 《父母必读》2014,(4):10-10
正"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这是美国作家、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提到的数据。"今天的孩子,越来越多地习惯于人工环境或室内环境,到大自然中去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情况被他称为"自然缺失症",这种缺失会让这一代孩子远离大自然,并带来儿童肥胖症和更多的儿童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3.
李长梅 《家教世界》2022,(18):25-27
<正>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与大自然接触是幼儿的发展需要,也是每一位幼儿的权利。幼儿需要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逐渐生成对自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好奇心是幼儿探索的动机基础和内在动力。”孩子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幼儿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防止儿童出现在成长过程中因与自然的脱离而导致的“自然缺失症”,要坚守自然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汪瑜 《今日教育》2006,(9):34-35,37
父爱缺失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他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Wallerstein指出,对于男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亲倾向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失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我们有感于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对儿童发展的深远影响,开始采撷自然观点、寻访自然人物,倡导用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养育孩子……时隔两年,与理查德·洛夫面对面交流,他一扫环保主义者的悲观,告诉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条新的途径,通往一种更美好的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因其对儿童与自然关系(尤其是对自然缺失症)的独特解读而掀起了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和广泛研究。但至今有关该书及自然缺失症的研究在我国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在细读英文原版的基础上,拟评述书中七大部分的主要内容,期望引起国内对该书的关注,为学者深入研究儿童与自然的关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儿童诗浅显简洁。朗朗上口,形象性强,审美特质显著,自然唤起孩子们心灵上的爱,具有意蕴丰富的语文教育价值。本文拟就与低年级孩子共读儿童诗集《推开窗子看见你》的实践,探索儿童诗教学的有效途径及当前语文教学儿童视角缺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郭建平 《甘肃教育》2009,(23):12-12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只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心存恐惧——科技越来越发达,环境越来越恶化,人心越来越浮躁……我们的孩子将要生活的是一个怎样的地球?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什么?专门研究家庭关系和儿童教育的作家理查德·洛依(Richard Louv),写了本叫《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的书,他提醒我们注意,孩子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多,和自然的接触却越来越少,这有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结果:自然缺失症。而这也许是很多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城市儿童普遍患有的一种"病",具体表现就是儿童与自然的疏离,他们对大自然的知识了解越来越多,而和自然的接触却越来越少.三毛的《塑料儿童》里曾提到,她邀请几个孩子去看海,让他们领略自然之美,谁知他们一路专注于手中的游戏机,到了海边仍不为所动,说这就是海啊,我们回去吧,六点半动画片就要开始了! 动画片、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以及网络的发展,对知识灌输额过分强调,让儿童与自然的疏离日趋严重.我们在亲眼目睹在应试教育主导下和受计算机、互联网的影响,儿童与自然的疏离甚或隔绝,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几近变成了"宅儿童",将来又很有可能变成与自然隔绝的"宅少年"、"宅青年",他们不关注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和松涛低吟,只关注电脑里的"奥特曼"和"喜羊羊"、手机里"愤怒的小鸟"和"会说话的汤姆猫",他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这种疏离导致他们感官退化、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乱,甚至孤独、抑郁、愤怒等身心问题.一个从小就对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会有关心地球和人类的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11.
张新胜 《甘肃教育》2014,(19):21-21
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们必须关心和关注的,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办学实践,笔者认为寄宿制学校可以弥补这种缺失,可谓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一、寄宿制学校是留守儿童爱的港湾作为留守儿童,首先是关爱的缺失。由于父母大多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孩子团聚,留给孩子的只是无尽的思念与期盼,加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寄养在亲戚家或自我照顾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面临着亲情缺失、亲子教育匮乏与监护缺乏的三重困境,  相似文献   

13.
正提到习作,越来越多的孩子心生厌恶,提笔之时便是痛苦之日,作文自然童情缺失、童真流失、童言散失、童意丧失。究其原因,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过于注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略了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漠视了孩子真实的心灵感受。习作教学唯有拨动孩子的心弦,让孩子们感受到习作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情趣盎然的,孩子们才会情动于衷、乐于动笔。那如何从"儿童"出发,让孩子  相似文献   

14.
王欣 《早期教育》2001,(11):6-7
游戏群体,是指儿童由于游戏关系而结成的群体。自然游戏群体,则是指非成人组织或参加的,由在同一游戏空间范围内活动的数个孩子,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出发,自发聚集起来形成的游戏群体。居民住宅区空地上成群游戏的孩子就属于这样的群体。年龄的差异性,往往是这种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即这种群体中通常会有年龄大小不同的孩子。埃利斯等人(Ellis et al,1981)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持续减少,而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则持续增加,且儿童与年龄有差异的同伴交往比与同龄人交往更频繁。因此,自然游戏群体的形成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讨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与父母一起流动的孩子在城里上学的问题。而对于那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却鲜有人予以足够的重视。不可否认的是,留在农村的子女的总数要远远大于流动到城里的孩子的数量,且这些儿童由于情感缺失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当今孩子,不缺乏活泼和聪慧,不缺乏吃穿和玩乐,不缺乏营养和高档……最缺乏的是对生活的“感觉”:优裕的物质生活,孩子缺失了对人生酸、甜、苦、辣的品尝,使他们的“味觉”失敏;学校、家庭成一线,单调的生活,狭窄的活动空间,孩子缺失了对自然万物的直接感受,使他们的“视觉”失明;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齐声回答:从超市里。你不要以为这是人们杜撰的一个笑话,而是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查德·洛夫,在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童: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综合征》中,详细描述的真实情节,这也是近年来发现的所谓儿童“自然缺失综合征”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天真好动好问。家长配合学校《自然》课的教学,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课外辅导,就能激发孩子探索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的做法是:一、利用节假日到自然界采集有关材料观察实验是儿童揭示自然奥秘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我根据《自然》课的内容,经常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到自然界去采集有关材料,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达到探索自然、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学校在教《叶画》一课前,我领孩子上山采集各种植物叶子,引导孩子对叶子的形状、特点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9.
“童言稚语”是展现孩子纯真天性的一个窗口,一个视角.一个小小的缩影,它闪烁着儿童智慧的火花,展现了幼儿博大的关怀、同情与奇特的想象力。令人遗憾的是在现代众多幼儿园中能反映儿童文化“童言稚语”少之又少,儿童文化正面临着重重危机,这种缺失现象与成人对儿童文化的压制和侵袭、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关注儿童文化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关注儿童文化就是要走进儿童文化,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用孩子的耳朵来倾听,用孩子的心灵去体会.并且学习儿童文化的内在精神,帮助成人找回在现代文明中失去的宝贵东西。  相似文献   

20.
儿童群体游戏是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类游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儿童自然群体游戏逐渐消失.儿童群体游戏的缺失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构建新型的自然与人造环境相宜的群体游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