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怎样上好第一堂物理课,使初学物理的学生产生兴趣呢?①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亲自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②通过实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④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④最后要向学生强调学习物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不但要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每位学生都发出“我喜欢上物理课”的感叹,让他们爱上物理,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中学生好奇、自尊、求智欲强和以“小大人”自居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可运用物理学史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亲自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发现的乐趣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一、做实验,调动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验。除了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还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和探究乐趣。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给科学探究下的定义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同时指出,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⑤分析与验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我们不妨简称为“科学探究七要素”。那么,了解这七个要素在科学探究中孰轻孰重,对于我们进行探究教学特别是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笔者采用“专家访谈法”,就这一问题访问了全国部分高师院校的物理教育专家,计算得出了各要素的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发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自然、生活到物理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②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③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④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⑤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坚持将体验置于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  相似文献   

8.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与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舞动中领略物理快乐;震撼中感受物理神奇;魔幻中体会物理奥妙。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实验,不仅习得知识和技能,而且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曲折及科学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9.
赵程 《考试周刊》2015,(10):115
职业中专物理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只有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在学生自主参与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动手参与的学习过程,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可以让学生体验探究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初步探究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是始终要研究的问题。只要这样才能使职业中专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视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又是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渠道,旨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同时,指出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定位为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  相似文献   

12.
和众多工作在第一线的实验区教师一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经过3个月的实验教学,使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养成学生自主方面,在实验班级已基本形成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喜人形势。现谈几点体会,抛砖引玉,共同推动课改实验的深入进行。一、领略生命世界的精彩,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生物学科的性质是自然科学科,教学过程应重在“做”上,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问题探讨,课…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指明了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学生发展,超越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对高中物理课程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的定位:“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重视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要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成功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体现。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16.
物理以实验为基础,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的,要求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感悟物理知识,享受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然而,现有实验器材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而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教师若能把握住实验教学的机会,指导学生自己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入了许多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探究氛围,培养探究意识、探究思维、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探索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主要的实验方法,也是物理学习中主要的学习方式。对物理实验进行科学探索其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和科学探索,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一、使用演示实验,增强学生探索思维的兴趣与意识1.引发思考,突出实验趣味性。一个好的实验,不但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若新课引入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校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很多实验只能教师演示,学生没有机会来做探究实验,他们无法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与方法,对物理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学生体验不了探究的乐趣。做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动脑筋,对书本上的探究实验进行改进,能用身边可利用的器材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对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中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几个探究实验作了改进,让学生人人都来参与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实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