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太保鼎     
卢永锈 《历史学习》2006,(1):F0002-F0002
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七件青铜器。它们是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大史友甗、太保鼎等。这些商周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  相似文献   

2.
殷商卜辞中有"■周",周公庙遗址龟甲刻辞上有"■繁"。"■"旧释"璞"。"■"、"■"有读"翦"之说,或以为"■周"之"周"为姬姓之周。考察金文以及楚简文献中相关字形,"■"、"■"当释"璞",读为"薄"。"■周"之"周"非为姬姓之周。  相似文献   

3.
利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器物内的铭文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见到的唯一有关武王伐纣的第一手出土文献史料.因此,自从发现以来,利簋铭文一直以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但是,各家对铭文中的关键字"岁鼎"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为了更好的理解铭文,有必要对这两个字进行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4.
由于班簋不知何时何地出土,长期以来,学者对班簋及虢城公其人所属时代的考释颇有争议。本文以为班簋应为穆王时器,虢城公又称虢城公遣,应生活在昭王之世乃至穆王初年。毛公更服之城应在东虢,亦即郑地之虢,虢城公是东虢之君,而非西虢之君。  相似文献   

5.
北图藏敦煌写卷7677V《方言诗一首》中出现了不少难以索解的俗字和俗语,导致学界对该诗的性质和诗意主旨的理解出现较大偏差。本文在考辨诗句中"■吓"、"■■"、"迗迆"、"■迌"等语义所指的基础上,分别对各句进行解读,阐发诗意主旨,认为该诗寄寓了诗人退隐遁世之情,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相似文献   

6.
<正>《利簋铭》,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约前1087—前1043),西周早期青铜器,是一个叫利的人为铭记周武王的赏赐而铸造的青铜器。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公斤。形制是当时铜簋的典型造型,是天圆地方的体现。器内底部铸铭4行32字。金文大篆。1976年陕西临潼窖藏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典赏析]利簋是迄今为止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有西周第一青铜器之誉。武王克商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甲骨黄类卜辞中,见有"■巫九■"一语,主要出现在与军事相关的卜辞中;本辞应从李学勤先生意见,读为"■巫九骼",并可和"■巫九■"对读。从《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相关卜辞可知"■"为地名或人名;"骼""■"为占卜时用的骨板或龟板;全辞大意为"地(族)之巫用九块骨版或龟版进行占卜"。  相似文献   

8.
商象尊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代前期国都迁移比较频繁,自商王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殷墟)至商亡的二百七十余年间,不再迁都.在殷墟发掘的墓葬、宫殿、冶铸作坊遗址及出土的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商代的青铜器,除了少量贵族生活用器外,多数是奴隶主宗庙的礼器,有些还作为奴隶主贵族的随葬品.早在商代前期,已建立了青铜礼器的基本体系.当时已有炊食器、盛食器:鼎、鬲、簋,容酒器和饮酒器:斝、爵、觚、尊、壶、盉等.艺术装饰已相当普遍,兽面形图案是当时装饰的主  相似文献   

9.
    
正一、手掌掌,篆文■由"尚"■和"手"■两部分构成,尚是敞开的意思,手代表五指,造字本义是指五指张开的扇状手形。手掌有大有小,世界上最大的"掌"当数如来佛的"手掌"。在《西游记》中有这么经典的一幕,就是弼马温孙悟空在天庭中不满大家对他的不屑,开始大闹天宫,天兵天将们都抵挡不住,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到了一件纪录有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宜侯矢铜簋。并注明:“江苏丹徒市出土。”  相似文献   

11.
你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过那被尊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吗?秦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2,(15):11-13
■营养餐拉响安全"警报"■地方应建立补贴制度■营养餐变成"零食"■营养知识靠培训■供货商不应过多关注利润分配焦点提示:201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160多亿专项资金,为680个国家试点县(市)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  相似文献   

13.
你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过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吗?秦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对位于西夏陵3号陵陵区之内的西碑亭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共发掘出3尊人像石雕碑,其中一尊上部略有损伤,两尊完好无损.3尊雕像中,有两尊完全相同.雕像与以往在陵区出土的造型大体相近,但形体略大,面目也有不同,面部有彩绘的墨迹.有所不同的是,西夏陵出土的碑座都雕成人像,人像非人非兽,双手托天.突出的双角,肥硕的乳房,整个造形表现的是勇猛、顽强、坚毅,象征自立自强、忍辱负重的精神.另外,这次出土的还有西夏碑石残片约有五六百块之多,其文字多少不等.其中两块最大的残碑上面有龙和花草的浮雕,背面为描金字,为首次发现.此次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今后研究西夏碑亭形制和构造、探索陵墓分布原貌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据此可以找到确定陵主人的证据,有望解开一些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5.
雪泥鸿爪     
【说文解字】雪是一个形声字,《说文》:"■:凝雨,说物者。从雨彗声。""彗"是扫帚的象形,故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后写作"慧"。  相似文献   

16.
西周铜鼎、铜簋 我区考古工作者1981年在固原县中河乡孔家庄林场发掘了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及车马坑,出土骨、玉、铜、陶等各类器物20余件,贝195枚,蚌500余枚。铜器中有车辖、车軎、銮钤、当卢、车轴饰、马镳、马衔等,其中铜鼎、铜簋尤为珍贵。铜鼎,沿外折,上腹饰带状饕餮纹一周,下腹微鼓,三柱足,柱足上部均饰饕餮纹。通高26、口径21.4、腹深11.6厘米。铜簋,敛口,鼓腹,腹部两侧附半环形兽首耳。折沿,颈部以云雷纹带为底纹,上饰带状兽纹一周,并铸有两个对称的兽头。圈足,耳下部与足间有一凹槽,约2厘米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1,(15):15-16
■升学率高不等于"名校"■不能做有考试没文化的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在于升学焦点提示:学校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就要迎合部分人的需求,因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满足部分老百姓对"升学率"的热捧,只是满  相似文献   

18.
一、"重人格、尊人道"——张謇的道德追求张謇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历史人物。1924年,在致黄郛的一封电文中,张謇说:"法治治人,先各自治。自治之要,重人格尊人道而已。"重人格、尊人道是张謇一生的追求,是"张謇精神"的核心,也是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尹光方鼎的定名问题和繁簋的铭文释读。尹光方鼎,有学者定名为逦鼎、各鼎。本文认为该器应定名为尹光鼎,句中"唯格"是一种表示时态的句式,大意为,尹光参加宴飨的时候。繁簋,"繁伐于伯"中,"于"可能是连词。为节省刻写空间,满足铭文谋篇布局的需要,使铭文更显美观,将"于■伯"后置于谓语动词后,"■伯"使用重文符号表示,既作前句连词"于■"的宾语,又作后句主语。"繁伐于■伯",大意为,繁与■伯征伐。  相似文献   

20.
战国铜尊盘     
1978年5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又有一项举世瞩目的重要发现,这就是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曾国国王曾侯乙的墓葬,出土各类文物7000余件,其中有许多是前所未见的珍品,而这件战国铜尊盘(见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彩图)更是我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精品。尊是一种酒器,盘则是一种水器。这套铜尊盘出土时,尊置于盘内,拆开来是一尊一盘两件器物,放在一起又浑然成一体。尊作喇叭状,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腹径14.5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