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五十年馆藏西文文献看国外藏学研究及藏学文献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馆藏西文藏学文献的分析,以点带面,概括出国外对藏学研究及国外出版的藏学文献的特色、意义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在收藏和利用国外有关文献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藏学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文献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版》2013,(1):72
2012年12月21日上午,《现代中国藏学文库》出版1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主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出席并讲话,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朱晓明,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柳应华、郑堆等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作者、专家出席。座谈会由郑堆主持,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毕华介绍了《现代中国藏  相似文献   

3.
藏学文献是西藏高校馆藏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西藏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西藏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建设的成就,并提出今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实现藏学文献资源共享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藏学文献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钱磊 《新闻前哨》2012,(4):91-9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藏学进入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一门令人瞩目的显学。世纪跨域的今天,互联网深刻影响当今的学术研究。涉藏网络媒体的建立,对藏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为藏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广泛传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网络环境下藏学研究的特点(一)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载体传统藏学研究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在图书、期刊、报纸等印刷型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环境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藏文文献的发展简况,藏文文献在藏学研究中的地位以及藏文文献在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卓嘎 《图书馆论坛》2006,26(3):11-13
通过对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信息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阐述实现藏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藏学信息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西藏大学图书馆藏学文献中心概况的介绍,指出我馆建立藏学文献中心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了藏学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程得中 《编辑之友》2018,(6):98-102
民国时期文化史著作的出版是出版史上一座丰碑,很多著作成为经典,多次再版,20世纪80年代后不断有各种类似文化史丛书问世.文化史著作从西方引入始于20世纪初,顺应了新史学发展潮流,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遂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著述体式推广开来.20年代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出现第一次文化热潮,是文化史著作的繁荣时期,代表性成果是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出版.抗战期间各大出版机构辗转内迁武汉、长沙、广州、重庆、桂林等地,在艰苦环境中仍有25部文化史著作问世,这些著述承担起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鼓舞斗志起到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实现藏学文献资源共享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藏学文献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信息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萨 《图书馆论坛》2005,25(4):160-162,80
分析了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发展藏学文献信息服务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邓川平 《中国新闻周刊》2011,(19):I0006-I0009
沿着藏学发展的脉络,穿越历史的纵横沟壑,追寻藏学研究的源起和一路的足迹,勾画藏学发展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交融发展的悠久历史,宣传中华文化应重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在中华文化百花园,西藏文化具有独特品格和风范.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语境下,通过西藏历史人物主题出版等模式,加强议题设置,创新历史叙事范式、擦亮新时代“藏学符号”,是新时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几所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建设现状的评价与解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加强藏学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校雠学理论著作编辑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翔宇 《编辑之友》2015,(8):102-108
民国时期校雠学理论著作的编辑出版,是中国古代校雠学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这一时期西方学科理论的影响密不可分.此外,民国学人对传统学术文化的恪守,也是校雠学著作出版的重要原因.民国校雠学理论著作广征博引、考证严密且重视校雠学史的编纂,同时还有回归刘向校雠学本意的倾向.这些校雠学著作的编辑出版对现代编辑学、文献学、图书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中国出版通史》的学术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有责任将这一研究成果推向世界。9月3日,《中国出版通史》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成果,重要的中外版权交流项目,于第1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由中国书籍出版社隆重推介。据推介方介绍,《中国出版通史》(九卷)历时8年完成,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出版通史著作,其编撰队伍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兰台世界》2016,(5):123-124
美华书馆是近代中国较重要的以出版和发行为一体的教会出版机构之一。该书馆为了传教之需,除了出版宗教书籍外,还刊行了一些英汉双语词典、汉语方言语音及语法等方面著作。这些著作为当今的中外学者对译名的统一、专科词语的校对以及词典的编纂提供了很重要依据。美华书馆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了中国语言文化,对近代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崛起以及汉语方言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建立于中古时期的吐蕃王朝以其创建的古藏文文字,记述了当时藏族的历史,藏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往来.本文通过对英法所藏敦煌古藏文文献史料价值的分析,综述了国际藏学界对吐蕃早期文字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而全面研究、整理、出版现存于英国、法国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必将对我国古藏文研究、敦煌学研究、吐蕃社会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四初期中西文化碰撞非常激烈,陈独秀充分利用《新青年》这一出版物,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译介大量外国著作,将翻译出版看作形塑中国文化主体身份的重要手段,输入西方现代文明,重塑国民精神,建构中国的新文学、新文化.陈独秀的翻译出版活动改变了晚清翻译风尚,确立了现代性翻译的基本架构,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20.
崔荩 《兰台世界》2017,(9):34-37
基于CSSC(I1998—2014)数据,以西藏民族大学(原为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藏学)一级学科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1998—2014)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运用各年引文量和被引量、科研基金资助论文、作者、学科、期刊发文、被引频次等指标进行分析,是对我校民族学(藏学)一级学科17年来研究成果的展示,旨在探索这些研究成果的特色,分析其学术影响力,为我校民族学(藏学)一级学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