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众心理学”是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争论的热点和焦点,它指的是与科学的认知心理学不同的、积淀在人们心理结构中的、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因涉及心灵哲学的若干根本问题,围绕这一理论又兴起了各种不同的诠释理论,将有助于心灵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丹尼特是当代心灵哲学中幻想虚构论自我观的主要代表之一。然而,其基于"意向立场"心灵理论所论证的幻想虚构论自我观却并不成立。因为(1)意向立场心灵理论本身不能成立,(2)他严重忽视了自我概念在当代的新发展,(3)他关于"自我是人类的语言虚构和编造"的论证,关于"心灵现象仅仅是生物大分子的自动机制"的论证,以及关于"自我就是身体及其自动机制"的论证,都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错误。  相似文献   

3.
知识论证是心灵哲学中的著名的反物理主义论证。丹尼特作为一个坚定的物理主义者对知识论证给出了专门的回应,然而这个回应并不能说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论证是心灵哲学中的著名的反物理主义论证.丹尼特作为一个坚定的物理主义者对知识论证给出了专门的回应,然而这个回应并不能说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心灵哲学之中,关于"现象意识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仍未形成最终的解答。相较于传统的高阶表征理论,克里格尔所提出的"自身表征主义"理论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新路径之一。克里格尔的自身表征理论相对于高阶表征主义提供了更优解释并具有其理论优势,但该理论也可能面临着一些内在困难。  相似文献   

6.
理解思维的本质是认知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当代心灵哲学研究中,意识的扩展论和限制论之争诱发了关于认知现象学的讨论,认知或思维的现象特征以及如何解释所意识到的心理状态的现象特征,自然成为关注焦点。内省论证和现象对比论证着重分析认知是否存在现象特征的问题,其中涉及感觉、知觉与思维的还原问题,知觉现象的多样性与思维现象多样性的对称问题,心理活动中情感、范畴化知觉和认识感觉中的现象特性问题。这些问题均是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现象学中的核心问题,可通过认知哲学中的适应性表征方法论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理解幽默的过程.幽默效果的产生是由于关键句中的新假设与原有语境中的假设之间的矛盾以及接下来的能够容纳所有信息的新语境的构造.心理学上用来解释歧义现象的花园小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语境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具有解释作用。该理论中的映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它们有相同或不同的源域或目标域,实现这两个域之间的合理映射有助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映射原理部分地解释了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意向性的自然化是意向性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自然主义命题之下的一个理论要旨。当代心灵哲学对意向性自然化难题的求解可谓观点杂陈、方案林立,各种流派、理论之间的纷争更是渐趋激烈。其中,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论自然化进路在当前日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理路的提出展现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和方法特征,从而为意向性的自然化解释提供了一种较优的可能性选择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互文性是一种新型的文本观。它不仅是文本的普遍存在方式,也是语言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依赖于人的体验,具有其存在的心理现实性。Langacker认知语法以研究语言的心理现实性为目标,对语言现象做出了解释。认知语法中的语法单位层级性可以解释互文本与成分文本的层级关系;合价关系和情景语境可以解释成分文本生成复合文本的潜在机制以及文本之间的动态网络关系;焦点调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阅读主体对文本形成的无限识解。从心理现实性的角度理解互文性可以使互文性理论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