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琦 《海外英语》2012,(5):84-85
In English Rhetoric,Zeugma and Syllepsis are very similar but considerably different figures of speech.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hetoric for English majors,teachers should begin from the source of the words,"Zeugma" and "Syllepsis",and the concepts of these two figures of speech,assisted with massive analyses of the simple samples,and conclude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so that students can accurately master features and differences of Synecdoche and Metonymy through comparison and conclusion,and exactly use them in prac tice.  相似文献   

2.
Syllepsis和Zeugma两种修辞格用词简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两者在格式和修辞效果上具有相同的特色,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其本质上的区别表现在中心词与其它词的搭配关系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分析Syllepsis与Zeugma 的修辞特征以及两者在词汇搭配方式上的异同,指出英译汉时应兼顾大语境支配下的两个小语境,根据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和汉语的表达习惯,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修辞格Zeugma和Syllepsis的研究尽管已进入认知阶段,但目前国内很多研究对两者的认识还并不是很全面。不同于国内的很多研究,这两个修辞格的概念、分类、修辞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还可以从狭义的角度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与汉语拈连辞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Syllepsis"一语双叙"是一词通过并列形式将两个语义上无关联词语搭配构成的修辞方式,具有搭配规范、辖词词意在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转换的特点,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并能产生幽默、诙谐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浅谈英语中的“轭式搭配法”和“一语双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是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掌握一门语言,学习各种修辞手法很重要,它有助于人们精确理解,充分欣赏,完美表达。“轭式搭配法”和“一语双叙法”是英语中比较常用的两种修辞方法,尤其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本文论述了Zeugrna与Syllepsis的特点、修辞效果以及二者在词汇搭配上的异同并说明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题别开生面.首开全国高考话题作之先河。自此,话题作就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大的开放性,登上了高考作的大雅之堂。它的出现,突破了高考作中,命题作、看图作、给材料作多年来轮流坐庄的局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语观”的思想,我校确立了“三轨阅读,挖掘学生写作潜能”的实验研究课题,注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注重创新作的教学。在练好教材配置的作之外,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了童话作、故事作、想像作、小说创作等教学计划,形成了“双轨”作教学训练模式。由于童话作的写作更符合儿童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精选三百篇中学生作,涉及六十个写作话题,覆盖了新世纪以来中考作和高考作的方方面面,预测了今后两三年作中考和作高考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的出现为打破高考作中给材料作的一统天下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性、发挥才华的广阔空间,放开了考生的手脚。这几年,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上乘之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作的缺点也暴露无遗.且命题在修正缺点的过程中,把话题作引入了死胡同,使高考作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近三年高考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命题形式——话题作。1999年高考作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内容范围写一篇章,鼓励写作“大胆想象”“写法可以多种多样”,话题作和特点就表现得比较明显了。而以2000年高考作为标志,这种更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和写作基本劝的作形式——话题作便应运而生了。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则进一步明确了高考作的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风光数载,现在也有人对他评头品足了。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争论:话题作、命题作、给材料作,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作为高考作命题形式?前几年说话题作最适合的最为时尚,理由是话题作写作范围广阔,这一点几乎得到所有人的首肯。现在命题作和给材料作重新得宠,而话题作反倒成了戳戳点点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作教学占了语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教学。从“创新作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已考了多年,这种命题形式的某些弊端也开始引起了各地命题的关注和思考,从2006年各地高考和中考试卷的实际情况来看,话题作已不再是唯一的出题形式。但是,无论是不再给出话题核心语的所谓的“新材料作”(这种所谓的新材料作与传统的话题作的相似之处是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章,最大的不同是不再明确要求“以……为话题”,需要考生自主确立话题),还是限定体的所谓改进型话题作,大多还是承继了材料作和话题作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现阶段的小学作教学中,要不要引进新概念作教学,是默守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对新概念作教学进行吸收,摸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的作教学也走出旧的框框,注入新的血液,让教坛在春风的吹拂下,长出一片嫩绿,一片生机。也许有人认为,对小学生讲新概念作,未勉太难了,脱离了教学实际。其实不然,从目前对小学生各种作竞赛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语教师为作教学苦心孤诣,但不少老师依然陷于困惑之中。语教学大纲的修订为作教学剥开云翳。指点迷津:强调人性、发展性、基础性,纠正了“奉命作”、“应试作”、“学性作”等倾向。这不仅给老师松了绑,也给学生松了绑。按修订大纲精神,进行作教学改革,还学生一个“自由空间”,打开心灵窗户,自由表达,学生的习作定能充分展示个性和创造性,课堂作教学也会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本报告了作借鉴ALtichter等人的研究模式,对初中作教学进行行动研究的两个案例,案例1研究学习成绩优秀,但作水平不高学生的作指导方法与技巧。案例2是引导学生参与作评改的研究。作认为,教育行动研究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省思考,为作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途径,使教师成为研究,教学成为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8.
“回头”是学生作中的通病,严重影响了作教学。其弊端主要表现在:(1)“回头”是培养学生作兴趣,自信心的“最大障碍”;(2)“回头”是作茧自缚,缚了思,断了脉;(3)习惯于“回头”作,易造成思维迟钝、缓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呼吁“一气呵成式作”的回归,尤为重要。且“一气呵成式作”的回归,既符合作教学规律,也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还符合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前些年,供料议论曾是高中作的当家菜,作训练的主线就是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各种语报刊上只要是作教学的章,也大都是谈供料议论的特点及训练方法的。但由于过分强调“提炼观点”而走入了极端,近几年开始转向了“话题”式作。所谓“话题”式作,就是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这类作题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虽然说在写作上给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自由度,但不少师生认为,“话题”式作太空太虚,难以把握,不知如何进行训练,也因此而放松了训练及要求。针对此,本旨在就“话题”式作的特点和训练方法、途径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在写作训练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2005年高考作命题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格局,有命题作、给材料作、看图作、想象作、话题作等形式,既秉承传统。又发展创新。但话题作仍占据着主导地位。预计这种命题走势在2006年的高考作命题中将会继续体现。话题作得到重视,是因为话题作的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为考生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考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彰显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