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士与隐逸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隐士、隐逸现象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有的学者关注隐士的类型划分,有的学者研究隐士的人格心态,有的学者探讨隐士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有的学者考辨隐士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他们所圈定的那些作为研究对象的隐士,其身份的合法性在哪里?本研究就是从追问隐士的身份合法性开始,运用知识考古学和诠释学两种社会学理论视角,考察隐士身份的确立及其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通过一种人物类型的研究,揭示一种有持久影响力的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2.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产物。西安文理学院学院王广新教授的《中国隐士的品格》一书,介绍了中国隐士文化、隐士性格,分析了隐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隐士和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多元文化并存,尽管有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仍不乏非主流文化的流行。魏晋时期就是非主流的隐士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通过魏晋时期的隐士及其文化创造,我们可知:隐士与隐士文化的产生原因种种,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主流文化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并对主流文化产生积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隐士,在明代中后期以前通常是指退居乡野绝于仕途的人。历代封建士大夫对此评价极高,并非常仰慕。自古至今隐士众多,实难计数,但就其行径,归纳起来无非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科研产出和科技期刊大国,但并不是科技期刊强国。科技期刊作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窗口与创新水平的标志,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及科学共同体的重视和关注。科技期刊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却和我国科研实力极不相称。作者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以期望能发展出中国自己的精品期刊,从而使其和我国科学研究成为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古代中国与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基础上,从侵害财产与侵害人身两方面比较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原因是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指导思想原则及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根源在于两者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产生的强化还是弱化权利和个人价值的法律观念上.当前在制定侵权行为法时,应注意中外国情的差异及其由此造成的中国法律传统与外来法的差别,从而立足于本国法律传统和社会现实,吸收、融合有益的外来文化,以促使我国法制建设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渔父与隐士     
2006年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考的是下面一首元曲:  相似文献   

8.
渔父与隐士     
2006年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考的是下面一首元曲:[正宫]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其中的第(2)小题是要求考  相似文献   

9.
隐士与鸟兽     
从前,在青葱的山林里居住着一位隐士,他心地纯洁,品性高尚。地上的走兽,空中的飞鸟,都成群结队来和他作伴,与他交谈。它们喜欢围坐在他身边,听讲话,往往到深夜才散去。临别前,隐士还要祝福它们,然后看着它们飞向空中,走进丛林。有一天晚上,隐士正在谈论着爱,一只豹抬起头问道:“你在给我们说爱,那告诉我们,你的爱侣在哪儿呢?”隐士答道:“我没有爱侣。”在场的鸟兽们马上惊呼起来,接着交头接耳:“他对我们大谈友爱,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结果,它们一个个怀着鄙夷的心情,悄悄走开了。当夜,隐士躺在草垫上辗转反侧,双手捶胸,痛哭不已。(广东省…  相似文献   

10.
隐士与鸟兽     
从前,在青葱的山林里居住着一位隐士,他心地纯洁,品性高尚。地上的走兽,空中的飞鸟,都成群结队来和他作伴,与他交谈。他们喜欢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话,往往到深夜才散去。临别前,隐士还要祝福它们,然后看着它们飞向空中,走进丛林。有一天晚上,隐士正在谈论着爱,一只豹抬起头问道:“你在给我们说爱,那告诉我们,你的爱侣在哪儿呢?”隐士答道:“我没有爱侣。”在场的鸟兽们马上惊呼起来,接着交头接耳:“他对我们大谈友爱,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结果,它们一个个怀着鄙夷的心情,悄悄地走开了。当夜,隐士躺在草垫地辗转反侧,双手捶胸,痛哭不已。隐士…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论及人类思维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庄子》一书的的确确是个思想的材料,它对于理论思维的锻炼、发展与开拓不无重要的启迪、引导作用。正如谢祥皓所说的:“今日读《庄》,其最主要的目标,其最可贵的价值,乃在于智慧的开发,在于智慧的启  相似文献   

12.
隐士是中国文人阶层中一个特定的部分,由于隐逸不仕的主客观原因不同,以致于他们隐居的动机、目的也不同,其隐居不仕的方式也不尽一样.  相似文献   

13.
从《易经》开始.就有关于隐士的记载.但称谓纷纭而杂乱.《二十四史》以及历代野史对隐士的称谓更趋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隐士的类型各有不同。其文化内涵也各异.兹作一系统之梳理,对进一步研究隐士是必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者:[美]比尔·波特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原书节选◆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生活在悠久的历史里,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15.
逃避与担当     
王曦 《高中生》2014,(22):56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与隐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陶渊明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相对发达的农业明是隐士存在的物质基础,切近自然的美学思想是隐士的精神依托,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是隐士精神的外显,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是隐士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从本质上讲,隐士的存在是一个政治问题。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及由此引起的士人与皇权的激烈冲突,是这一时期隐士数量较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雨猿 《初中生》2013,(4):14-15
悦读提示:神秘的人和事物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探究欲,隐士们就是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那种。他们仙风道骨?他们餐霞饮露?他们的一切……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吗?"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即不想出名,懒得去做官,要么终身在乡村为农民,要么遁迹于江湖经商,要么居于岩穴砍柴。简言之,隐士即那种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的人。  相似文献   

19.
黎洪国 《现代语文》2007,(5):125-125
学习高中语第二册中《归去来兮辞》一课,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化的一个窗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科学产生过很大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隐士对传统数学和数学教育的贡献及其研究数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