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任艳普 《现代语文》2006,(10):11-12
《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思想,让学生知道什么叫爱,懂得什么是美,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这些都必须在语教学中解决。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  相似文献   

4.
卢海平 《西藏教育》2014,(12):27-28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充满诗意和美感,引领学生在一篇篇引人入胜、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具体而言,可从以下途径进行:一、找准美育载体细读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美和人文美。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每次备课,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课文,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直到确实品出了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那么,如何渗透人文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强调“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都充分说明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语教科书的开篇说明中有这样的话:“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这段话自然说得非常有理,尤其是“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充分体现了语教学的人本思想和人精神。  相似文献   

9.
吴挺辉 《考试周刊》2009,(15):39-3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蔡元培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影响、感染、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审美教育是指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陶冶人的感情,启迪人的智慧,使人们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美,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文章绝非无情物,因此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和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是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该自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说。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美好的性格情操,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美育目的,由此看来,进行审美教育己成为我们今后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审美”就是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作家的典范作品,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具有审美意识的特质,要“使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以其特殊的鲜明的审美风貌显示出来”(见钱勤来的《文学概论》),就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一特殊性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陈燕 《成才之路》2009,(28):69-6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智育与德育、美育总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在一起的,这正是语文教育规律的特点。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美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与这些教育载体的心灵的碰撞中教会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昵?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学语文新标准的制定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重视对未来人才情感、审美的培育这点对于中职语文教育,也有现实指导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就能使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其原因虽然复杂,但文学教育功能的缺失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虽然,国家颁布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性质表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本源上为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似乎可以解决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但是,现状又是如何呢?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各地听了不少的课,从中得到的体会是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虽有新的形式,但实质还是一如既往。同教师们交流发现,他们也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但具体实施起来却难以把握。其实,这是对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理解不深,不知如何落实与实现的具体表现。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课堂上必须渗透文学教育。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徐小林 《考试周刊》2010,(55):47-48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